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孔子生平>孔子年表

魯襄公二十二年 西元前551年 1歲
  • 生於魯國陬邑。
魯襄公二十四年 西元前549年 3歲
  • 父叔梁紇卒。
魯昭公五年 西元前537年 15歲
  • 日後自云:十有五而志於學。
魯昭公七年 西元前535年 17歲
  • 母顏徵在卒(在此年以前)。
魯昭公九年 西元前533年 19歲
  • 娶宋丌官氏之女。
魯昭公十年 西元前532年 20歲
  • 得子,因魯君賞賜,取名為鯉。
魯昭公十七年 西元前525年 27歲
  • 郯子來魯,從學古官名。
魯昭公二十年 西元前522年 30歲
  • 日後自云:三十而立。
  • 弟子前來從學,約在此後。
魯昭公二十四年 西元前518年 34歲
  • 孟僖子云:聞將有達者曰孔丘。
魯昭公二十五年 西元前517年 35歲
  • 至齊,從齊太師學韶樂。
魯昭公二十六 西元前516年 36歲
  • 自齊返魯。
魯昭公二十七年 西元前515年 37歲
  • 往觀季札舉行葬禮。
魯昭公三十年 西元前512年 40歲
  • 日後自云:四十而不惑。
魯定公五年 西元前505年 47歲
  • 陽貨欲見。
魯定公八年 西元前502年 50歲
  • 公山弗擾召。
  • 日後自云:五十而知天命。
魯定公九年 西元前501年 51歲
  • 出仕,任中都宰。
魯定公十年 西元前500年 52歲
  • 升至司寇。合諸墓、相夾谷。
魯定公十二年 西元前498年 54歲
  • 墮三都。
魯定公十三年 西元前497年 55歲
  • 春,去魯,西往衛。
魯定公十四年 西元前496年 56歲
  • 去衛,北過匡,又重返衛。
魯定公十五年 西元前495年 57歲
  • 在衛出仕。
魯哀公二年 西元前493年 59歲
  • 去衛。(在此年以前)。
魯哀公三年 西元前492年 60歲
  • 南往曹、宋、陳。在陳出仕。
  • 日後自云:六十而耳順。
魯哀公六年 西元前489年 63歲
  • 去陳,南往蔡,途中絕糧七日,見楚葉公。北返陳、衛。
魯哀公七年 西元前488年 64歲
  • 復仕於衛。
魯哀公十年 西元前485年 67歲
  • 妻丌官氏卒。
魯哀公十一年 西元前484年 68歲
  • 返魯。
  • 季氏訪田賦事,不答。
魯哀公十二年 西元前483年 69歲
  • 子孔鯉卒。
魯哀公十三年 西元前482年 70歲
  • 自云: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魯哀公十四年 西元前481年 71歲
  • 弟子顏回卒。
魯哀公十五年 西元前480年 72歲
  • 弟子仲由卒。
魯哀公十六年 西元前479年 73歲
  • 夏四月己丑,卒於魯。
 
撰稿人: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孔子生平>傳學後世

  孔子返回魯國,並不是一時動念。在陳國出仕的時候,年過耳順的孔子就曾經感嘆:「回去吧!家鄉的年輕人需要人裁成啊」[《論語》],後來就北返衛國。魯、衛相鄰,兩國往來也很頻繁,幾位學生或在魯、或在衛,都有不錯的仕官成績;而勤修德業的學生,經過人生的歷練與禮樂文章的陶冶,也漸有所成。孔子看著當年離開魯國時的年輕學生,都進入人生中最大有可為的中壯年時期,更加深刻感受到光陰流轉之中的世代交替,於是他關懷的範圍,又從眼前的天下秩序,擴展到未來。
  因此,回到魯國以後,孔子沒有再謀求主政的機會。在季康子這邊來說,他請孔子回國,本來就不是要請孔子取代自己的位置,只是奉為國老而已。所以孔子剛回到魯國,季康子就徵詢孔子對於變制增稅之事的態度。孔子當然不同意這種蠻橫背禮的政策,但也很清楚季康子的徵詢只是故作姿態,所以一直不肯正式回應,後來迫於催促,才私下向使者冉求表達反對。經過此番一來一往,季康子知道孔子不可相與共謀,此後雖然多次向孔子請益國是,但大多只是表面文章。而在孔子這邊,從與學生的談話――尤其是指點仲由、冉求等仕官弟子的時候――,以及與魯國朝廷的互動之中,都可以看出孔子仍然很關注各國的政局;但是面對聽者藐藐的季康子以及積弱不振的哀公,孔子的態度大多時候只是善盡君子諄諄的責任,「不敢不告」而已。
  相較之下,孔子晚年真正專心致力的工作,就是向下一代人傳述能夠端正自身、安定天下的大道。從十五歲有志於學開始,一路學習、成長,以所學志趣立於世,又經歷過政壇種種風波,看盡各國政情局勢,遭遇人生困厄,孔子一生累積了許多由知識、經驗與深思而得來的深沉智慧,等待著來者學習、檢思。因此,孔子一邊繼續教學,一邊著手整理周代重要的典籍文獻。
  詩、書、禮、樂、易、春秋,都是周代自古流傳的官方學問,孔子自己都曾經研讀,也用以教學。但是這些學問的相關文獻自周初開始累積下來,又乏人整理,結果成為一堆堆多而雜亂的文書資料,若要藉以學習,非得經過一番去蕪存菁的功夫不可。所以孔子便開始整理這些文獻的篇卷、文字。
  《論語》載孔子自云:「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這是整理《詩》、《樂》。
《孟子》說:「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孔子懼,作《春秋》」,又說:「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這是作《春秋》。
  《史記》則說:「孔子之時,周室衰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迹三代之《禮》,序《書》傳」,又說:「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這是定《禮》、作《書》傳、《易》傳。
  以上三段,是關於孔子整理工作的記錄。孔子對於這些文獻資料的改造程度究竟有多大,後代學者有很多爭論,實情則不得而知。但是孔子曾經說自己:「述而不作」,意思是他將自己的思想,寄託在這些古代文獻之中,可見得孔子不只是單純的機械化分類整理而已,而是經過有意的整理編排――甚至改動潤飾――。所以總而言之,經過孔子整理之後,這些重要的古代文獻進一步成為經典,寄寓了孔子想要流傳給後世從學者的寶貴智慧。
  至於教學方面,孔子回到衛、魯,安定下來之後,慕名而來的年輕學生越來越多,孔子不僅悉心指導新來的求學者,對於已經不在門下,前往各地活動的弟子也非常關注,投注了許多精力在學生身上。從孔子或生氣責備、或快樂贊許的語氣神態中,可以感覺到孔子不僅將自己的理想與希望寄託於群弟子,更已經將他們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帶著父親的心情在關切這些鄉黨小子。
  但是不幸的事件接連發生。孔子回到魯國的第四年,弟子中德行修養最好的顏回過世;隔年冬天,仕途順利的仲由在衛國為了護主,在打鬥中被殺身亡。這兩名學生不僅從學日久,師生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而且又分別在德行、政事兩方面有卓越成績,本來大有可為。兩起噩耗,都讓孔子哀痛逾恆。仲由被殺害的隔年四月,即魯哀公十六年夏天,高齡七十三歲的孔子過世,葬於魯國泗水邊。
  孔子去世後,弟子們非常傷心,共同為孔子舉行喪禮,公西赤等人都回來協助儀式。當時,喪服沒有師生之制,但是顏回、仲由過世的時候,孔子雖然不穿喪服,但是都比照喪子之制,為兩名學生守喪;所以端木賜提議將孔子當作父親,守三年喪期。為了不要破壞禮制,與真正的父喪混淆,所以不穿喪服,只在內心守喪。於是弟子們留下來為孔子守心喪三年,到了第二十五個月喪期結束的時候,弟子們相與共哭,道別離去。端木賜又獨自留了下來,獨居三年後才離開。卜商、言偃、顓孫師、曾參、有若等弟子,則各自到不同的地方去,繼續學習、傳授、發展孔子之教,於是孔子的思想日漸散布天下,成為先秦時代的顯學。
  經過戰國百家爭鳴、諸侯相伐的紛擾,秦代的整肅,以及漢初的動亂,當司馬遷去到魯國故地時,孔子的廟堂仍然陳列著車服禮器,許多儒生按時聚集在孔子故居,學習禮樂。司馬遷因而在《史記.孔子世家》的結尾,感歎地寫下:「普天之下,有許許多多君王和賢能之士,當時非常顯榮,死後也就湮沒於史塵。孔子以一介平民之身,卻代代流傳,到今天仍是天下學者的宗師」,「這樣,可以說是至聖吧!」

撰稿人: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孔子生平>周遊列國

  魯定公十三年春天離開魯國以後,孔子與一些願意跟隨的弟子,展開長達十四年的旅程。
  孔子首先向西去了衛國,魯、衛兩國不僅相鄰,政治情勢也很類似。但是定公十三年到十四年間,衛國既用兵於外,又有憂患於內,孔子大約待了十個月,便動身離開,經過位於晉衛邊境的匡、蒲兩地,往晉國的方向走。這趟路途屢有波折,先是經過匡地時,因誤會而受困了五天;後來又在蒲地遇上邑宰叛變,蒲人不準通行;途中還接到晉國大夫家臣佛肸召求出仕。不過孔子後來沒有繼續前進,折返衛國,並在衛國仕官,任職於衛國大夫顏讎由之家。
  不久,衛靈公夫人南子與衛靈公相繼接見孔子,靈公比照魯國所給的待遇,聘任孔子出仕。但是衛靈公無心於政,只向孔子詢問兵陣之事,孔子於是再度離開衛國,啟程南下。此次經過曹國、宋國,在宋國邊境遭到宋國大夫桓魋惡意驅逐,最後一行人在陳國停留。魯哀公三年,孔子在陳國出仕,任職於陳國司城貞子之家。
陳國是夾於吳、楚兩大國之間的小國,戰爭頻仍,孔子大約待了三年,未得任命,動身前往楚國。該年吳、楚於陳國交兵,孔子正在旅次之中,一行人被困七天,糧食耗盡,所幸最終得以脫困,孔子到達楚國蔡地。蔡地由楚臣葉公治理,葉公款待孔子,並向孔子請益為政之道。不過,孔子並沒有繼續向楚國都城前進,反而向北折返,途經陳國,於魯哀公七年再度回到衛國。
  孔子回到衛國,弟子也跟著回到魯、衛一帶,仲由、高柴在衛國出仕,稍後冉求也回到魯國出仕,端木賜則是往來於魯、衛之間。據說魯哀公三年的時候,季桓子臨終前瞭望魯國都城,對兒子季康子感嘆道:「這個國家曾經就要興盛了,因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是現在這個樣子啊。」[《史記》]而冉求、端木賜等幾位弟子在魯國任事,都有很傑出的表現,所以哀公十一年,季康子派使臣前往衛國迎接孔子,於是六十八歲的孔子終於又回到魯國。
  孔子周遊列國,並不是茫茫然地四處推銷自己的學說,而是希望能找到一個能夠受到信任的地方,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進而使天下安定。他到每個國家,都要觀察當地的政治情勢,一方面審度是否需要停留,另一方面也思考適合的施政方法,所以當有人詢問時,就能提出相應的見解。例如在衛國,仲由問如何施政,孔子回答「正名」之道,直指衛國父子爭位、名分不正,導致民心不定的問題。[《論語》]又如葉公問政的時候,由於蔡地處於楚國與其他中原國家之間,而當時楚國正開始有志於中原,於是孔子回答「近悅遠來」,提醒葉公以德服人,自然天下歸心。[《論語》]因此十四年間,有些地方只是經過,有些地方則停留下來,應該都是出於孔子對於當地政局的考量。
  孔子早年對於出仕的態度比較積極。剛離開魯、衛,接到佛肸召請的時候,孔子便跟仲由說:「我難道是瓠瓜嗎?怎麼能掛在藤蔓上不吃呢?」[《論語》]後來回到衛國,又面見靈公夫人南子,南子生於宋國,可能知道孔氏家族的事跡,也可能曾經聽聞孔子的名聲,所以想要召見孔子。不過她在衛國恃寵弄權,因此孔子此行招致許多非議。衛大夫王孫賈就故意問孔子:「與其在幽暗處祈禱,不如在光明處,不知道是甚麼意思呢?」孔子聽出王孫賈的用意,回答:「如果德行有虧而得罪上天,在哪裡禱告都沒有用。」[《論語》]在孔子看來,南子與佛肸一樣,雖然對方德行有虧,但君子如果能潔身自好,又何必擔心。只不過,隨著閱歷增加,孔子對於出仕的態度越來越謹慎,再次回到衛國的時候,就不再積極參與朝政了。
  如此長久而遙遠的旅程,自然不會一帆風順。宋大夫桓魋的驅逐只是一場小風波,困於匡、蒲及陳蔡之間的時候,過程就相當驚險。匡人與蒲人都以武力相向,師生幾至生死之地,好不容易才脫離險境。陳蔡之間,則是困在野外長達七日,由於飢餓過度,不少弟子虛弱、生病,甚至無法啟程出發。仲由見到同學朋友飢餓不堪的情況,氣憤地問孔子:「難道君子跟小人一樣有困窮的時候嗎?」孔子回答:「君子困窮也不改變德行,小人困窮就會胡作非為。」。[《論語》]孔子當然感受到死亡的威脅,但是他並沒有喪失熱忱,反而始終秉持著當初的信念,堅持要將大道推行於天下。
  孔子的信念並非沒有能夠了解的人。孔子一路上仍持續教學,途中也遇到不少敬重孔子德行修養的人物。例如衛國的儀封人就特地來與孔子會面,並且對旁人說:「上天是要將這位先生當作木鐸,向天下人宣示政教的法度啊!」只不過,了解的人不一定是知音者,孔子師生一路上遇到不少隱居的賢者,就對孔子的做法提出異議。例如桀溺便對仲由說:「天下都是一樣亂,誰能改變呢?你與其跟從一個不能與人相處之人,不如乾脆跟從不跟世事往來之人吧。」孔子聞言,很感慨地說:「我又無法加入鳥羣獸羣,不跟人在一起,要跟誰在一起呢?假使天下有道,我就不會去改變它了。」[俱見《論語》]
  孔子這段話,道出自己周遊列國的心情。以孔子的學識,要謀職是很簡單的,但是他想做有利天下的事情,想要改變無道的世界,所以才如此奔波四方。譁眾取寵、迎合當權是輕鬆而容易得到榮華富貴的辦法,堅持行正道、違逆天下潮流卻會讓自己非常艱困。但是孔子的眼中不只看到自身,還關切著人群。雖然沒有找到能夠推行改革的有道之邦,但是孔子所追求的精神與理想,卻透過他周遊的行跡,流傳到魯國以外的廣大天下。

撰稿人: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