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新書提要 (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47期 民101年7月 儒學新書提要

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

東方朔著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94頁 2011年6月

本書作者東方朔,本名林宏星,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曾任哈佛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訪問學人、政治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現任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宋明儒學、先秦儒學、當代新儒家;除本書外,另著有《從橫渠、明道到陽明――儒家生態倫理的一個側面》(2005)、《劉宗周評傳》(1998)、《劉蕺山哲學研究》(1997);並編有《杜維明學術專題訪談錄――宗周哲學之精神與儒家文化之未來》(2001)等書。

作者在「導言」中點出歷來荀子兼具正反兩面評價的情形,並注意到荀子對經典的詮釋、以及後人對於《荀子》再詮釋的問題,由此而生的後設視角因而貫串全書。本書宗旨,即為將荀子放回當時「思想總結」的歷史背景中,論述荀子「在『古今』、『禮法』之爭、『王霸』、『義利』之辯、『天人』、『名實』之論等重大的歷史課題面前所呈現出來的『合理性』的精神性格。」(「導言」)

全書正文以「導言」始,「後記」終;中間共收入十二篇與荀子研究有關的論文,作者將之分為「天人關係」、「名實辨說」、「古今禮法」、「當代新儒家的荀子詮釋」四類;末有參考文獻、人名索引、概念索引三種附錄。

「天人關係」,包括〈「人生不能無群――荀子論人的概念的特性」〉、〈解除神祕主義――荀子「明於天人之分」的觀念〉、〈性惡:一種必要的理論構想――荀子的性惡論〉、以及〈「心之所可」與人的概念〉四篇。除了析論心、性、天、人四個關鍵字所提示的思想理論以外,更由此觸及荀子研究中兩個重要的問題――性惡問題,以及人在天地中的地位。

「名實辨說」,包括〈「辯示」與「重溫」――荀子體知觀念的一種了解〉、〈「知默」與「知言」――荀子思想中「默」的體知面向〉、〈期命辨說與合理性之尋求〉三篇。前兩篇從「體知」討論荀子講「先王之道」的脈絡,後一篇則從荀子對辨說所設立的原則、方法,說明荀子學說中的「理性主義品格」。

「古今禮法」,包括〈秩序與客觀化――荀子之禮論〉、〈「先王之道」與「法後王」――荀子思想中的歷史意識〉、〈荀子的「所止」概念――兼論儒家「價值優先」立場之證成〉三篇。分別提出荀子思想中的重要語彙,連結到某一問題意識後加以深入析論,並以此檢視荀子學說的意義與得失。

「當代新儒家的荀子詮釋」,則包括〈性之規定及其延伸的問題――徐復觀先生對荀子性論思想之詮釋〉、〈客觀化及其限制――牟宗三先生《荀學大略》解義〉兩篇。前者評論徐復觀分析荀子性論的得與缺,後者提出牟宗三「外王三書」時期思想的重要性。

本書雖為論文集成之作,各篇論述主題亦各自有別,但作者後設的研究視角,以及寄寓於荀子研究的關懷,一體貫串全書;後者亦且為本書值得讀者品察之處。(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47期 民101年7月 儒學新書提要

荀子思想理論與實踐

周德良著 臺北市 臺灣學生書局 278頁 2011年4月

本書作者周德良,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現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漢代學術、漢代經學、荀子、韓非子。除本書外,另著有《《白虎通》讖緯思想之歷史研究》(2008)、《《白虎通》暨漢禮研究》(2007);並發表〈洪業〈白虎通引得序〉辨〉(2011)、〈荀子心偽論之詮釋與重建〉(2008)、〈天臺宗與荀子「性惡」論之比較〉(2000)等多篇論文。

本書從「政治理想」的視角探詢儒學價值,針對歷來評價荀子的主流意見提出商榷,認為前人批評的焦點在於「性惡」與「主體性」,然而凡此不足以為荀子之非,亦不能見出荀子的真正價值。本書之旨趣,即在重新梳理荀子思想理論的涵義、脈絡、以及價值。

除緒論與結論以外,全書分為三章:「偽善性惡之心偽論」、「文明進化之歷史觀」、「富國強兵之政治學」。結論後附有參考書目,分為「荀子專論」與「思想專論」兩大類。

第一章「偽善性惡之心偽論」,分為「孔孟言性」(主要談孟子)、「荀學性惡之意涵」、「性偽之分與化性起偽」、「聖人之心」、「荀學心偽論理論系統」五節。作者藉由闡釋荀子的性論,處理性惡與道德主體性兩大問題,主張荀子學說中道德價值的根源見於其「心偽論」。

第二章「文明進化之歷史觀」,分為「禮之意涵」、「禮之緣起――禮儀」、「禮之本質――禮義」、「禮之實踐――禮制」、「禮之文明價值與時代意義」五節。作者指出,「禮」字在《荀子》中的意義相當於「文明」,其中又可分為「禮儀」、「禮義」、「禮制」三種面向來談。本章指出:自人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荀學所講求的禮義法度,實具有重要的文明價值;再者,荀子「隆禮」並非只是制度層面,而是「涵攝仁、義、禮於一體」的追求。

禮制(禮義法度)一方面是心偽論的體現,另一方面又是富國強兵的方法。第三章「富國強兵之政治學」即以「禮制與政治」、「強兵之目的與方法」、「富國之目的與方法」三節歸結全書宗旨。說明注重禮制如何轉進而落實為荀子富國強兵的理想目標,並闡述強兵、富國二事在當時的重要性與意義。

本書重在闡發荀子學說的完整性,一則釐清荀學缺乏道德主體性的質疑,二則詮釋出荀子學說從理論到實踐的架構與進路。而作者雖聲明荀學於儒學史中的定位未在本書討論範圍,但荀學作為儒家之學的重要性與價值,實為本書的重要關懷。(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46期 民101年6月 儒學新書提要

儒學思想與東北亞「文化共同體」

方浩範著 北京市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11頁 2011年4月

方浩範,中國延邊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哲學博士,現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吉林省哲學學會常務理事、韓國孔子學會理事等職。於2006年提出「東北亞文化共同體」,並發表有〈張顯光的「理氣經緯」思想:韓國性理學的另一種詮釋〉(2011)、〈張顯光的理氣思想〉(2009)、〈東亞文化史上的儒釋道及其未來性思考――「儒釋道與東亞文化」國際學術會議綜述〉(2009)、〈東北亞文化共同體動因及其政治阻礙――中韓日對待「文化共同體」的態度〉(2009)、〈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思考――中韓日文化共同體的可能性〉(2006)等文章。

本書作者,將中、日、韓三國劃定為「東北亞」,視之為一個區域性的文化共同體,並主張三國的區域性合作,將促進三國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共同利益。本書宗旨,即在利用「儒學思想」作為「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結合基礎,除宣揚此一理念外,亦揭櫫其實行的原則。

全書除緒論與結語外,內分十章:緒論為〈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哲學基礎〉。

第一章〈儒學的歷史演變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下分「儒學思想演變及其核心思想體系」、「儒學思想影響下的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國傳統社會的儒學理念」三節。

第二章〈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學與文化〉,下分「儒學發展脈絡中的中日韓思想比較」、「儒學基本問題的再思考」(包括合法性、與宗教的關聯、世界性)、「文化與全球化的哲學思考」三節。

第三章〈東北亞「文化共同體」思考〉,下分「『文化共同體』的內涵」、「『文化共同體』模式探析」、「建構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基本條件」(包括以文化自覺為前提、以相互信任為基礎、「互利共贏」的文化向心力)三節。

第四章〈東北亞「文化共同體」動因及其政治影響〉,下分「東北亞『文化共同體』動因」(包括地緣與文化、政治安全與穩定、經濟與競爭力)、「東北亞『文化共同體』政治阻礙」(包括不和諧的政治傾向、新民族主義意識、共同體主導權)、「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態度」三節。

第五章〈現代系統理論視角下的東北亞文化環境探析〉,下分三節,各以「SCI舊三論」(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探討穩定性、「DSC新三論」(耗散結構論、協同論、突變論)探討發展性,及「HCF超三論」(超循環理論、混沌學、分形理論)探討動態性。

第六章〈國際關係主流思潮下的東北亞文化合作分析〉,下分「現代國際關係理論的『誤導』與『本質』」(分別討論有關新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國際文化合作形式」(舉霍布斯、洛克、康德)、「國際體系結構中的角色定位與合作」三節。

第七章〈構建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儒學思想資源〉,為政治領域之論述,從「文化思想基礎」、「倫理資源基礎」、「政治文化基礎」分為三節;文化思想基礎方面,提出「和而不同」、「中庸」、「憂患意識」三個儒學關鍵字申論,倫理資源基礎方面,提出「忠恕」、「君子」、「人文精神」,政治文化基礎方面,提出「為政以德」、「聖人之道」、「以禮為法」。

第八章〈構建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儒學經營思想〉,為經濟領域之論述,分為「儒家經濟理論的基本原則」、「儒家管理思想的精隨」、「儒家經濟倫理的精神實質」三節。前兩節各別提出「先義後利」、「均無貧」、「儉以養德」,「仁禮互含」、「修己安人」、「以人為本」等關鍵字,第三節的討論則從「儒商」出發。

第九章〈構建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儒學和諧思想〉,共分三節:「儒學『平衡』思想的『和諧』功能」、「『誠信』――建立共贏的文化環境」、「『和諧』――建立理想的文化共同體」。

第十章〈儒學――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基本要求〉,分為三節,第一節「『復興儒學』的正確理解」,主張應克服儒學的「非時代性要素」、「『政治價值結構』絕對化」、「在『中國文化』中的『正統性』」三個問題;第二節「儒學的未來性思考」,提出「儒學生命力『再思考』」、「儒學的『合理定位』」、「儒學價值體系重構」三點;第三節「重構儒學思想的基本原則」,主張儒學應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及世界優秀文化三者結合。

結語為〈儒學在東北亞文化環境中的角色定位〉。作者重申以共通文化建立共同體,以加強區域之政治、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而儒學雖非唯一,卻「無疑是這個共同體『文化環境』中重要的哲學思想基礎」。

本書體制博大,廣泛地探討了所謂「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建構基礎與方向,因而亦觸及包括儒學發展、現代化發展、中日韓關係等許多領域的重要議題。然而,姑且不論所謂「儒學」內部,歷來實有許多不同思索,未必可以化約成「一套」思想;書中觸及的許多議題、或論述中出現的許多論斷,歷來已由種種來自不同角度的觀點開啟深層的討論,甚且仍在對話與思索之中;將這些辯議或差異予以忽略、擱置或帶過,而欲談未來發展,或許有言之尚早之慮。此外,學術文化領域的交流會通,以及政治經貿領域的區域利益,在今日世界中已各有其不同的定位與價值,似非一體兩面或一氣連貫之事,若以前者為基礎、後者為理想,則本書所宣揚之文化共同體的目的與意義該如何「定位」,亦頗啟思索。(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38期 民100年10月 儒學新書提要

一次看懂四書:孔子教你齊家安天下

劉君祖著 臺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234頁 2011年3月

作者劉君祖,臺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畢,曾任職中興工程顧問社、牛頓雜誌社。求學期間,就教於耆儒愛新覺羅.毓鋆先生門下,遂以研修《易經》為志。2010年創辦「臺灣周易文化研究會」,並擔任該會理事長。除本書外,另著有《一次看懂四書:孔子教你做人與處世》、《憂患之書》、《易經的第一堂課》、《時習易》、《易經與現代生活》、《易經與生涯規畫》、《易經與終極關懷》等書,及《復見天地之心》、《易經中的感情世界》、《易經中的教育思想》、《易經的決策智慧》等有聲書,並發表多篇《易》學研究論文。

作者主要關切乃在《易》學,本書與《一次看懂四書:孔子教你做人與處世》二書問世,據作者所云,是想要「正本清源,與海內外關心中華文化的朋友好好談談四書的真相」。作者認為,自朱熹匯編之後,四書的影響極為深遠,但一方面是與科舉結合,產生被政治力量利用的問題;二方面是西方思想傳入後,「未明究理」者遂生許多誤解。因此本書的旨趣,即在矯正兩方的偏失,闡發四書的思想,使讀者「運用於平日做人處事,得其效益」。

全書共分三篇:第一篇「世界大同的理想」,分論「超前二千五百年的革命思想」、「入世與隱世的抉擇」、「王道與霸道」、「小國的自處之道」、「詩書禮樂」各題;第二篇「聖賢的知行之道」,分論「知行合一」、「先知先覺」、「仁心仁德」各題;第三篇「孔子學生教我的事」,分論「顏回:克己復禮 子路:臨事不懼」、「子貢:自知知人 宰予:自我多言」、「冉求:長袖善舞 子張:缺乏自省」、「子游:大才小用 子夏:繼往開來」、「有若:以和為貴 曾參:重視孝道」、「閔子騫:沉靜慎言 仲弓:雍容大度 樊遲:器量狹小」、「公冶長:直言招禍 南容:韜光養晦 原憲:知恥」各題。正文中部分引文直譯為白話文,因此各篇之末有「編注」,注出原文及出處。此外,文間穿插有「易解」之欄,討論與正文所論相關的《易經》卦爻辭或卦象。

本書在內容上,有幾點特殊之處。其一、以思想主題為行文經緯:一般解經之作,往往摘錄各書重要文句,再依此發揮,但本書直以作者所立的主題展開,混引四書相關文字來做說明,著力於闡發出整體通貫的意義。其二、文本徵引範圍廣泛:本書雖以「四書」為題,但討論時並不限於《論》、《孟》、《學》、《庸》――除了「易解」欄以外,行文間亦往往擴及五經,並且與四書之文混同論述;作者云「四書根柢在五經」,顯然有融會二者的用心。其三、內容貼近現代社會:本書內容博雅,但標題或闡發之處,多融合現代社會的議題或話語,如「全民平等,打倒特權,天子只是公僕」之類說法,或提出「小國的自處之道」之類論題,除了便於現代讀者進入古代思想,亦可隱約見出作者對今世的關切。

儒學思想的闡發,有政治意義、哲理意義、亦有民間意義等諸方向。本書深入淺出,融會四書、乃至五經,針對不同主題提出通貫圓融的討論,期使讀者了解「儒家思想」,進而能在日常生活中汲取儒家思想的智慧,就普及性讀物而言,實為精心之作。

然而,在作者所立的討論主題之下,全書所論偏重《論語》之文,《孟子》明顯較輕,《學》、《庸》思想更只是偶見。而在圓融論述之中,對於經典原文字句的解釋,頗有未妥之處,如將「游於藝」解為「將人際關係條理圓融」,已脫離文字,入於作者自解。此皆醇中之疵,讀者宜察。

此外,《詩》、《書》、《禮》、《易》、《春秋》諸經性質不同,前人已有許多論述;《論》、《孟》、《學》、《庸》即使在朱熹也是次第有別。諸書混同論述,或許會使讀者對諸經典止於一種「模糊印象」,雖然易於登堂,卻難以入室。再者,以經典文字為本,固然有不易親近之病,但今日已是多元論述時代,若以論述者的見解為綱,如何向一般讀者論證這些思想跨越時代的「經典」性,或許亦是一項難題。(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36期 民100年8月 儒學新書提要

孔子弟子言行傳(上)、(下)

蔡信發主編 趙中偉等著 臺北市 萬卷樓圖書公司 上册142頁、下册136頁 2010年12月

本書之撰作,始出於孔孟學會倡議:主張當以專書介紹孔子弟子,以彰顯群弟子傳述儒家思想之功。故而邀請十三位研究孔孟學說的資深教授執筆,分別撰寫十三名孔子弟子的言行事跡,合錄於本書。

全書分為上下兩冊。立傳弟子的選擇,主要參考《論語》中「四科十哲」的提法,但略去無言行資料傳世的冉耕,又增加曾參、原憲、有若三人。上册收錄趙中偉〈行不貳過的顏回〉、許錟輝〈孝順著名的閔子騫〉、董金裕〈品德高潔的冉雍〉、朱榮智〈多才多藝的冉有〉、王初慶〈見義勇為的子路〉、李威熊〈善於言辭的宰予〉計六篇;下册收錄陳逢源〈瑚璉之器的子貢〉、許學仁〈時習禮樂的子游〉、蔡信發〈講學傳經的子夏〉、王金凌〈信道曲折的子張〉、季旭昇〈任重道遠的曾子〉、莊雅州〈安貧樂道的原憲〉、柯淑齡〈知禮善言的有若〉計七篇。

由於孔子弟子的記述詳略不一、方向有異,因此各篇綱目交由作者自訂,行文體例亦留有彈性空間。大體來說,均先簡述生平,再分類介紹其人學行成就(亦有將生平納入學行中一併論及者)。而在陳述弟子言行事跡之餘,又各以作者所見,闡發其中的儒學思想,終篇則歸結於儒者理想與後世典範,是為本書通則。

此外,在資料處理上,本書除《論語》外,亦參照先秦其他典籍之記述。引古籍文字,多譯為語體文,再於附註中引出原文與出處;少部分雖直引原文,但亦詳記典出。

關於孔子弟子的生平事跡,雖然並非罕聞,但是多數著作是附帶論及,只有簡單的史料整理介紹,至於少數專論孔子弟子之作,則或者文字較深、或者陳義過淺。本書的特色,首要在於能深入淺出,一方面以流暢優美之語體文,使文字親切有味,傳主生命形象因而鮮明立體、躍然紙上,二方面又處處不離文獻基礎,無坊間通俗讀物嘩眾取寵之病,註記出處,尤利有心學子。

再者,本書以「言行傳」為體,鬆脫時間、資料的限制,而以各弟子的學行成就為綱目分類的依據,故而能以孔子弟子的言行事跡為憑藉,導引讀者進入儒者道德修養之堂室。尤其各篇作者俱為國內各大學中文系鑽研儒學、經學之學者,因此文中對於儒學義理的闡釋,雖然曉暢易讀,卻值得讀者深思品味,是本書特色之二。

其三,本書選錄了較少為今人提及,卻在當時享有清名的原憲;而各篇選擇史料,更能不侷限於舊有論述與價值判斷,而著重於展現各弟子不同的情性與學行成就,均可窺編、著者意圖展現孔門豐富樣貌之識見。惜全書並無通論,讀者不妨在通讀後互相參照、統整,更能重見昔日生機蓬勃的孔子之教。(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35期 民100年7月 儒學新書提要

西漢前期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

張菀琤著 臺北市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25頁 2010年9月

作者張菀琤,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碩士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暨法律系,現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先秦諸子、漢代思想,除本書外,另著有《西漢前中期「秦亡於法家」之說的檢討》(碩士學位論文)。

本書脫胎於作者的博士論文。作者認為:「禮」的意義不可單純化約為「廣義的法」或「專制禮教」來論述;由此,本書藉著探討禮、法與政治秩序三者在秦至漢初的互動發展,用以分析「禮法思想」中「禮」與「法」的關係,是為本書主軸。全書除開頭之「緒論」、末尾之「結論」、附錄之「參考書目」外,共分六章;六章之中,以時間順序為次第,首章與次章論漢初的政治社會與思想背景,後四章則分析重要的思想家或思想典籍。

第一章「漢初帝國的統治困境」中,作者先從中央(劉邦政權)與地方(諸侯國)的衝突、以及漢初民生凋敝兩方面,分析漢初的政經局勢;復次討論在此情況下,漢初政局一方面反秦、另一方面卻又承襲秦制的矛盾。作者指出這種政治上無暇、經濟上無力建立政綱的情況,使虛靜守柔的黃老思想興於漢初。

第二章「漢初黃老的道法與禮思想」,作者接續前章,梳理黃老學說的「道法思想」與「禮思想」;前者撮舉分析漢初政治領域的實踐情況,後者則爬梳《文子》與《鶡冠子》二書中的相關段落。作者指出此時禮的地位不能與法相比,惟黃老較寬緩,故能避免秦法之苛;再者,黃老思想對於鞏固中央權力而言,未必有顯著功效。

第三章「叔孫通『起朝儀』與陸賈禮法思想」,並論叔孫通與陸賈。作者指出,叔孫通制朝儀代表儒禮進入政治體制,是漢代禮學發展的重要關鍵;叔孫通趁黃老學禮制規畫之疏漏而起,在詳細制定朝儀、宗廟禮的同時,也強化了皇帝的統治權力,然而在此同時,「禮」卻變質為「儀」,失去原有高度。另一方面,陸賈的《新語》雖然揉雜部分黃老思想,但其中的禮法論述,較叔孫通更接近儒家「道尊於勢」、「依循禮義」的立場,作者認為雖然實質影響有限,卻具有承先啟後的學術意義。

第四章「賈誼的禮法思想」,作者先藉「省察現實事勢」一節,說明賈誼思想的背景――亡秦教訓與黃老流弊;次論「建立禮法世界」,藉「明等級的禮治主張」與「『禮』為主的禮法概念」兩點,說明賈誼思想中禮、法結合互動的情況,以及在法制上的意義。作者認為賈誼論禮,涵蓋儀式面與精神面,使禮成為治道與法制的基礎;此中,法受到禮所支配。

第五章為「《淮南子》的禮法思想」。作者自「無為」切入《淮南子》,認為書中的批評,反映出此時禮法思想在實踐上有過度重視制度面、並且偏向中央集權(尊君)發展的問題;再者,《淮南子》在天道人事的論述中屢屢觸及禮法問題,作者認為書中的陳述,顯示「仁義高於法律、禮教先於刑罰,逐漸成為學術與政治上一致的觀點」。

第六章「董仲舒的禮法思想」,則透過「天論哲學下的治道觀」與「禮教大化的太平盛世」兩節,主張董仲舒論禮,一方面將範圍擴大到社會秩序與道德層面,形成次序井然的人倫綱架,另一方面則將律法統於禮義之下,企圖以仁義法思想矯正尚刑輕德之風;由制度轉至教化,奠定此後傳統禮法的主要思維。

在此六章討論之後,作者以西漢前期禮法思想的「背景與發展」、及「融合與意義」兩節總節全文,肯定董仲舒以後儒家禮學仍有從道不從君的理想面。

本書奠基於厚實的古典文獻基礎,漢初諸重要思想、歷史典籍,均見細密爬梳。作者整理漢初至董仲舒之間,學者對於禮、法的思考,不僅有助於讀者進一步了解漢家獨尊儒術之前的思想史脈動,更可助於讀者掌握禮法思想的本質,藉以廓清近世關於禮學價值的種種爭論。由漢儒所奠基的禮法思想,在西漢前期的儒家思想史、及西漢政治史之外,有何作用、價值等等更深入的問題,亦可由此再作探究。(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34期 民100年6月 儒學新書提要

自然與名教――漢晉思想的轉折(修訂版)

丘為君著 臺北縣 稻鄉出版社 167頁 2010年9月

作者丘為君,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教於東海大學歷史系,兼任文學院院長。主要研究中國思想史、儒學義理系統、比較文化與思想、史學方法與理論。除本書外,另著有《戴震學的形成:知識論述在近代中國的誕生》、《知識人的出路》、《走入近代中國》(與張運宗合著),並編有《臺灣學生運動1949- 1979》、《西洋史學叢書(修訂版)》等書;又有〈轉型期中國的自由主義:從嚴復到胡適〉、〈「歐戰」與中國的現代性〉、〈杯葛.抗爭.反歧視――美國民權運動〉等多篇論文。

本書脫胎於作者之1981年所出版之舊作;作者修訂其中分章、用詞,並增加部份詮釋後,刊為本書。全書共分七章,後附徵引書目。

第一章「敘論」,提出本書之主軸;作者認為「自然」與「名教」這兩個分別指向道、儒的「對立」概念,是魏晉思想中的重要課題,而本書即在討論「漢晉思想由『名教』轉進『自然』」的演變過程與意義。

第二章「名教世界的建立」與第三章「名教世界的完成及名教危機」,討論「名教」思想的發展經過。第二章自周代末年到漢初,標舉公孫弘、董仲舒、漢武帝三名關鍵人物,討論「名教世界」蘊釀、建立與確立三個階段的發展;第三章則自西漢下至東漢,討論「名教世界」的完成與危機。作者認為,東漢君主以名教鞏固政權,因而出現重名輕實的流弊;而漢初的神祕主義使綱常名教系統帶有非理性的災異思想,「自然」思想因此興而革之。

故此,自第四章「自然之籲求」、第五章「經學的轉變與對名教的反叛」、至第六章「自然與名教的衝突與調適」,作者即論述「自然」思想興起代換的過程。第四章討論「古文學」及「老學」對於主流思想(今文學)的挑戰;第五章、第六章則討論經學到玄學的轉換,並以竹林七賢、裴頠及向、郭《莊》注為觀察對象,討論「自然」與「名教」從對立到調適的情況。作者認為「自然」對「名教」的挑戰,帶有不屈從於官方思想、批判政治社會現實的意味,但若過於激烈,又有失序的問題,因此儒、道走向調和。

第七章「結論」,則引章太炎《訄書.學變》所論漢晉學術思想之「五變」對比,總述全書要旨。

本書一方面標舉各個重要的轉變關目,一方面使之彼此連結,清楚呈現漢晉思想轉換之間的變動,使讀者可以很快建立起對這一段學術思想史的認識,是本書佳勝處。唯如作者自云,本書既為舊作,已無法盡顯近三十年間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讀者若察,當可自行由此進益。(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31期 民100年3月 儒學新書提要

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

黃俊傑著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84頁 2010年8月

作者黃俊傑,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博士、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現任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臺灣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及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作者之研究領域包括:東亞儒學、史學史與方法論、戰後臺灣史、大學通識教育;相關著述甚豐。與東亞儒學相關之著作有:《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辨證》、《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另編有《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與江宜樺合編)、《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儒學在現代東亞︰日本篇》等書。

本書內容之基礎為作者2006年至2009年間的研究成果,主旨在於探討:「東亞文化交流的歷史脈絡中,儒家經典及其價值理念與日本及朝鮮之地域性特質的互動、衝突或融合之問題」。作者在「自序」中,首先從世界發展趨勢及過往研究成果,提出發展「東亞人文研究」的重要性與三大方向:從東亞經驗出發思考、以經典或價值理念為研究核心、以(地域)文化為研究脈絡。而本書各章,即在此思考下所開展出來。

全書共分四部分:「導論」、「自我與他者的互動」、「知識與權利的互動」及「結論」。「導論」部分為第一章〈做為區域史的東亞文化交流史:問題意識與研究主題〉,本章先從方法論的思考切入,探討東亞文化交流的諸面向,再提出「自我與他者」、「知識與權利」兩個問題意識,最後指出幾個東亞研究的重要主題,是全書之背景基礎,亦提引全書各章內容。

「自我與他者的互動」部分,包括:第二章〈中日文化交流史中「自我」與「他者」的互動:類型及其涵義〉、第三章〈十八世紀東亞儒者的思想世界〉、第四章〈論中國經典中「中國」概念的涵義及其在近世日本與現代臺灣的轉化〉。第二章從「政治自我與文化自我」、「文化自我與文化他者」、「政治自我與政治他者」、「文化他者與政治他者」四種類型的緊張關係,討論十七至二十世紀的中日文化交流,對於日本儒者之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的問題,撮舉許多饒富趣味的觀察。第三章比較十八世紀中、日、韓儒學,指出三者之相同處:通過反朱子學而反形上學、於存在中探索本質,以及三者主體意識上的相異處,並提出以「動態的觀點」研究各地儒學,不應侷限於以中國為中心的思考。第四章以「中國」之概念為中心,討論該辭彙在古代經典,以及近世日本、現代臺灣的各種面向及發展過程,再度觸及文化與政治認同的問題。

第三部分「知識與權利的互動」,包括:第五章〈論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第六章〈論東亞儒家經典詮釋與政治權利之關係:以《論語》、《孟子》為例〉。第五章透過比較中、日、韓學者,指出在東亞儒學的解經傳統中,最終的目的是通過「體知」來完成「體現」,作者認為這一點可以開發東亞儒學研究的新視野。第六章討論東亞儒學之經典詮釋與政治權力之間的互動,同樣觸及經典詮釋的實際面──儒者的解經工作與政治事業往往合一,而且經典詮釋與政治權力之間,又往往有互相影響、甚至傾軋的緊張關係。

「結論」部分即第七章〈結論〉。作者總結全書,並綜論各章主題之意義。

作者長期致力於「東亞儒學」之研究,本書不僅匯集展現出作者至今的思考,也指出該領域許多值得關注的研究方向。更由於觀察之視域擴大,使讀者不僅可以加深對「東亞儒學」的認識,乃至對於「儒學」特質、意義的思考,也可以得到許多觸發。(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31期 民100年3月 儒學新書提要

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

黃俊傑著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95頁 2009年11月

作者黃俊傑,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博士、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現任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臺灣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及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作者之研究領域包括:東亞儒學、史學史與方法論、戰後臺灣史、大學通識教育;相關著述甚豐,近五年之專書著作有:”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usn Contexts”、《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辨證》、《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轉型期中的大學通識教育:理念、現況與展望》、《歷史思維、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徐復觀為當代新儒家大儒之一,研究者甚多,本書之特殊處在於擴大時空環境的視野,以「東亞知識界」作為觀察徐復觀思想的大背景,藉此探討徐復觀畢生對於「中國文化往何處去」的思索與關懷。全書共分七章:

第一章「引論」,對於全書作一簡要的提示。

第二章「思想家徐復觀:思想史方法論及其實踐」中,作者分析徐復觀對於中國思想史的論學方法。本章第三節以傅斯年作為對照,指出徐復觀的特色在於「在具體而特殊的整體歷史背景中來思考思想史上的觀念的意義」,是為一種「整體論」的研究方法;第四節則與馮友蘭、胡適、及錢穆對比,指出徐復觀相當重視「比較的觀點」,因而更為強調中國思想的「特殊性」,但其觀察又與其他當代新儒家學者異趣。

第三至第五章,分別探討徐復觀對於中國文化、西方近代文化、與日本文化的觀察。在第三章「傳統中國文化的回顧與展望:徐復觀對中國文化的解釋及其自我定位」中,作者梳理徐復觀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解釋,並闡發徐復觀與「中國文化」在解釋過程中的互動。作者討論了徐復觀「專制政體」、「經世儒學」、「農村社會」三者合構的中國文化圖像,並對比於同屬新儒家之錢穆、唐君毅及牟宗三。再次討論徐復觀對於中國文化與民主政治的梳理,並對比於論敵胡適。復次則分析徐復觀「人民的」、「實踐的」、「農本的」的文化理想與自我定位,並對比於出發點相近、卻走向相反論述的澀澤榮一,又以戰後臺灣發展之史料,對徐說作出檢討。

第四章「中國文化創新的參照系統(Ⅰ):徐復觀對西方近代文化的評論」,作者指出徐復觀批評西方「以機器的支配取代了人的支配」,「反理性主義」且「缺乏人類愛」。並分析徐復觀以「延續」看待文化傳統,因而對於兩種西化論:福澤諭吉之溫和西化及胡適之激進西化的批評;又重視具體社經脈絡,因而其他新儒家學者之論述亦有所不同。

第五章「中國文化創新的參照系統(Ⅱ):徐復觀對日本政治社會與文化的評論」,作者爬梳徐復觀對於日本政治、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觀察,一方面分析徐復觀評論背後所具有的中國文化視野,另方面也對比於當時的新聞媒體,指出徐復觀日本評論的特殊性。

第六章「古典儒學與中國文化的創新:徐復觀的新詮釋」,則討論徐復觀論述中國文化之創發。作者首先指出徐復觀以「憂患意識」為主軸,重新解釋儒家思想之孝、仁與禮,呈顯出轉化儒學的努力;復將徐復觀與唐君毅作比較;再以「作為政治學的詮釋學」,標舉出徐復觀與儒家思想之間「互為創造性」的詮釋特色,並論述其貢獻與侷限。

第七章「結論」,總結全書,並以文化交流的角度(包括自我與他者、文化的特殊性與普遍性),綜述本書之研究成果。文末並附錄「徐復觀著作所見的日本人名及其評論表」及「徐復觀著作所見日本論著及其評論表」。

本書將研究對象置於更廣大的文化空間中考察,不僅使得研究的歷史脈絡較為宏觀,也使讀者能夠藉此進一步思索儒學在未來全球化時代中,如何轉化、發展,並與各種不同的價值思想對話。此外,本書各篇本為單獨成文,寫作時間歷經十餘年(見〈自序〉),雖經改定統整,仍可於其中看到作者對於東亞儒學、史學方法、乃至戰後臺灣史等各領域的探索,亦是本書豐富之處。(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9期 民100年1月 儒學新書提要

東亞論語學:中國篇

黃俊傑編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615頁 2009年9月

本書為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之「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在民國九十六、九十七年舉辦的「東亞論語學」研討會會議論文之選錄集結。這兩場會議中,以中國《論語》學為主題之論著,皆收入本書,由計劃總主持人黃俊傑主編;至於以日本、韓國《論語》學為主題者,則另編入張崑將主編之《東亞論語學:韓日篇》。

「東亞經典與文明」計劃之研究目標為:「以東亞為研究之視野,以經典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為研究之脈絡,既宏觀東西文化交流,又聚焦東亞各地文化之互動,並在上述脈絡中探討經典與價值理念之變遷及其展望。」該計劃自民國九十五年開始執行至今,前身為民國九十一年設立之「東亞文明研究中心」研究計劃,易言之前後已進行近十年,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而據編者所言,《東亞論語學》兩卷之討論,可以「使《論語》這部經典作為東亞儒學的公分母的樞紐地位為之彰顯無疑」,則本書所論於「東亞儒學」領域之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依編者,本書所收錄之十七篇論文,可分為三類主題:

其一,《論語》與孔子的歷史形象。本類有楊儒賓〈孔顏樂處與曾點情趣〉、陳昭瑛〈仁與樂:《論語》中的樂論與當代東亞學者的詮釋〉、潘朝陽〈當代新儒家的孔子詮釋:系統對照的探索〉、曾德明與林純瑜〈西藏文化中的孔子形象〉、徐興無〈作為匹夫的玄聖素王:讖緯文獻中的孔子形象與思想〉、陳立勝〈《論語》中的勇:歷史建構與現代啟示〉,共六篇。楊文指出宋代以後,孔子弟子顏回與曾點在《論語》詮釋中形成一種新的人格典範,藉此討論理學家詮釋策略與價值關懷;潘文以馮友蘭、任繼愈之說作對比,分析當代新儒家重要學者(文及徐復觀、牟宗三、唐君毅、勞思光、錢穆)對於孔子的詮釋,並指出其「正面詮釋」之意義與價值;曾、林二氏文依「早期文獻」、「苯教傳承」、「佛教傳承」三大文獻系統,討論西藏文化中對於孔子形象的吸納與轉化;徐文則考察漢代讖緯文獻中的儒學思想成分,並指出讖緯文獻中的孔子詮釋整合了當時的文化思想,是時人的共同信仰,對於日後的民間文化亦持續產生影響;陳立勝之文,討論孔子、孟、荀、宋明儒者、民國學者(梁啟超、胡適)對於勇德的論述,分析各時代不同的詮釋進路;陳昭瑛之文,則從「時、空」與「美學」兩方面討論「仁」與「樂」的關係,並從表現與模倣的角度對比中、日學者(李澤厚、今道有信、江文也)的論述。

其二,中國《論語》詮釋學。本類有葉國良〈《論語》中的「曲禮」論述及其影響〉、江宜樺〈《論語》的政治概念及其特色〉、Bernhard Führer(傅熊)”Exegetical Strategies and Commentarial Features of Huang Kan’s Lunyu jijie yishu:A Preliminary Overview”、 John Makeham ” Han Yu and Li Ao’s Lunyu Biji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alects”、 James Peterman ” Just the Details: A Wittgensteinian Defense of Lunyu Early Commentarial Practice”、 林維杰〈程伊川談《論語》的理解原則〉、張麗珠〈宋儒與清儒對「內聖/外王」各有側重的解經進路:以朱熹《論語集註》和劉寶楠《論語正義》為觀察線索〉、劉又銘〈明清自然氣本論者的《論語》詮釋〉共八篇。葉文指出《論語》中有「曲禮」類之記述――主要在〈鄉黨〉,其他各篇亦散見――,因而主張打破圖書分類的限制,從《論語》入手討論「曲禮」的原委;江文從政治學的角度,分析《論語》中關於「理想政治秩序」、「統治正當性」、「從政者德行」的論述,呈現《論語》的政治概念;Führer之文,分析皇侃《論語義疏》的註解方式與詮釋特色,指出《論語義疏》在《論語》詮釋學中的重要性;Makeham之文,討論韓愈、李翱之《論語筆解》,不僅分析《筆解》對於孔注的批駁之處,也指出其書對於宋儒詮釋的影響;Peterman之文,則根據維根斯坦的語義學,藉《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之朱注,指出朱熹《論語》詮釋的三大形上學邏輯問題,並推舉早期詮釋之價值;林文亦以西方詮釋學切入,指出程、朱之《論語》詮釋屬於「自主的詮釋學」(詮釋學的自律系統),並進一步論述朱注的五項解經原則;張文藉由朱注與劉注中對於學、禮、仁、義利之辨的闡釋,對比宋儒與清儒的不同進路;劉文則討論羅欽順、王廷相、吳廷翰、顧炎武、戴震等人的《論語》詮釋,並指出此為焦循、劉寶楠之前導。

其三,論語與宗教。本類有龔雋〈晚明佛學與儒典解經:以智旭的《四書蕅益解》為中心〉、鍾雲鶯〈民間教派人士對《論語.學而》首章的解讀:以王守庭、江希張、孟穎為例〉、張崑將〈正統與異端:李炳南與南懷瑾的《論語》詮釋比較〉三篇。龔文討論晚明佛教學者蕅益智旭貫通佛、儒的注解,並指出蕅益引心學傳統為說,有效還擊了朱學對佛學的貶抑;鍾文以三位分屬先天道、萬國道德會、一貫道之學者對於「學而時習」章的解讀,討論《論語》在宗教詮釋中的轉化;張文則對比兩位深具影響力之民間學者的解說,討論其詮解風格、影響,指向當代經典之宗教化與大眾化的詮釋路徑。

綜合論之,本書消解了《論語》的權威性,正視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思考的《論語》詮釋,呈現出《論語》多元而豐富的面貌。除了觸及許多過去較少碰觸的論題,也可以帶給讀者新的視野及更多啟發。(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7期 民99年11月 儒學新書提要

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中國觀點

林維杰、邱黃海主編 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425頁 2010年6月

  本書為中研院文哲所「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主題研究計畫之成果輯錄。該計畫執行期間為2003年2月至2006年1月,共舉辦三場小型研討會及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其中三場小型研討會中所發表之論文,已分別根據計畫設定之「理論」、「展望」、「個案」三個主題出版(「個案篇」可參考本電子報第12期〔2009年8月〕「儒學新書提要」中的介紹);至於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所發表之論文,則再輯成「比較觀點」與「中國觀點」兩書。本書所收錄的,即該場國際研討會中所發表的十篇論文。

  本書編者在「導言」中,將書中所收錄的十篇論文分為四組。第一組三篇,均與「孟子思想之詮釋」有關,包括:李瑞全〈評各家對《孟子.告子上》第四章之釋義――兼論儒家經典之詮釋意義〉、吳冠宏〈陽明對《孟子.盡心篇》首章之詮釋再探――從當代對陽明此解之意見談起〉、楊祖漢〈羅近溪的道德形上學及對孟子思想的詮釋〉。李瑞全之文,乃從牟宗三體證式的詮釋進路出發,與當代學者(信廣來、劉少生)持倫理學內在論觀點的詮釋做對話。吳冠宏之文,檢討唐君毅、牟宗三、楊祖漢三家對於王陽明之孟子詮釋的評判,並從陽明學說內部分析王陽明之詮釋的用意所在。楊祖漢之文,則以牟宗三哲學之基本觀念詮釋羅近溪,除了彰顯當代新儒家之說與宋明理學相契,亦指出羅近溪對於牟宗三思想形成的啟發。

  第二組兩篇,皆涉及「經學與義理學的關係」,包括王中江〈「身心合一」之「仁」與儒家德性倫理――郭店竹簡「身心」字及儒家仁愛的形成〉(案:第三組引號內字為上「身」下「心」)、呂妙芬〈晚明到清初《孝經》詮釋的變化〉。王中江之文,從「從身從心」之會意字「身心」,闡釋「仁」字的意涵,進而推衍儒家「仁愛」思想的內蘊,並指出「自我身心」在仁愛思想中的關鍵意義。呂妙芬之文,則分析晚明到清初之間《孝經》詮釋觀點的變化,藉此勾勒出這段時期朱子學與陽明學的勢力消長。

  第三組兩篇,都是關於「朱熹的經典詮釋」,包括彭國翔〈身心修煉:朱子經典詮釋的宗教學意涵〉、林維杰〈朱熹哲學中的意義與真理問題〉。彭國翔之文,先檢討西方的詮釋學方法,不能完全對應朱熹的經典詮釋,進而提出朱熹經典詮釋中,關於「身心修煉」之部分的宗教意涵。林維杰之文,則相對地以詮釋學角度切入,分析「文本意義」、「聖人意向」與「經書真理」三者在朱熹著作中的關係;又,本文為作者〈知行與經權――朱熹哲學的詮釋學模式分析〉一文的後續研究。

  第四組三篇,則都觸及「中國儒家主流傳統的核心觀念在現代的回響」這一主題,包括梅約翰(John Makeham)〈道統問題的反響〉、楊貞德〈中體西用――晚清朝中禮法爭議及其意涵〉、吳有能〈當代港臺新儒家對古典儒學命觀的詮釋〉。梅約翰之文,著眼於余英時〈錢穆與新儒家〉一文發表後,包括余英時、楊祖漢、羅義俊、李明輝、鄭家棟等人對於新儒家學者道統觀的論爭,並分析各家的說法與思想。楊貞德之文,指出晚清禮教派在禮法之爭中提出「中體西用」的調解,卻在時空條件的作用下,反而使得新引進的「法」獲得更權威的地位;而禮、法勢力消長之間,也反映出近代中國政治論述的重要變化。吳有能之文,聚焦於新儒學第二期的三位代表:徐復觀、牟宗三、唐君毅;作者分析三家詮釋古典儒學重要議題――「命」――的異同,並藉此引出新儒家思想的詮釋特色。

  本書所收錄的諸篇論文,雖然往往針對不同議題而發,但是精神皆牽繫著本書主旨――理解、詮釋、儒家傳統――,因此各篇的思索,頗有不少可以相通、相發明之處。本書因而不僅只是一本供人擇取所需的「論文集」,讀者通覽之際,應該也能得到一些文字以外的啟發。(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6期 民99年10月 儒學新書提要

先秦儒家「天人合德」哲學之探究

吳建明著 臺北縣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341頁 2009年3月

作者吳建明,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現執教於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主要研究先秦儒家、老莊、易經、及禪宗哲學,撰有〈先秦儒學「道德宗教」之內涵探析〉、〈孟子與《易傳》「命」論之研究〉、〈莊子道論之義理性格探究〉〈陽明良知學之探析――兼論與慧能心性論之別〉、〈藏傳佛教寧瑪巴大圓滿法與慧能頓悟禪之比較研究〉、〈柏拉圖〈費多篇〉靈魂不朽學說初探〉等多篇期刊論文。

本書以作者的博士學位論文為基礎加以修訂,全書綱舉目張,包羅周詳。作者認為,目前人們所遇到的精神困境,乃肇端於西方哲學長於形上論述,卻無實際功夫,而以人為本、以建構「生命的學問」為最重要特色的中國哲學,適足以疏通此一重大問題。對照於天人兩分或天人對立的西方哲學,注重天人關係而著重「天人合德」的中國哲學,更能透過「義理層面與實踐層面的完整結合」,在「道德實踐」中顯發出人們內在的價值。因此,作者希望藉由梳理先秦儒家「天人合德」哲學的發展過程,彰顯儒家內聖之學的意義與內涵,幫助現代人安頓自己的精神生命。

本書援引杜保瑞之說,以本體論、宇宙論、工夫論、境界論四個「基本問題範疇」作為切入討論的條理;另外,「在詮釋態度上,……期能領略伽達默爾詮釋學之精神」,「在論述進路上,……則援用牟先生『道德的形上學』的詮釋系統,來建構先秦儒家『天人合德』哲學之體系」,此為本書之研究取徑。

全書除首章〈緒論〉及末章〈結論〉外,共分四章。第二章「孔孟天人思想之演進」,分為三個重點,一是藉由《詩》、《書》等典籍,說明殷周之天人思想;再則藉《論語》,說明孔子如何「轉化周初之天命觀」,並揭櫫以仁為主體的道德哲學,開創「先秦儒家天人合德思想之發端」;繼而藉《孟子》,說明孟子如何「承繼孔子之學」,並深化儒家人性論的討論,「建立先秦儒家心性論的道德哲學體系」。第三章「《中庸》、《易傳》天人思想之探究」,則先整理文獻定位,再分別論述《中庸》之論「天」與「誠」,及《易傳》之論天道與性命,說明二書進一步發展出形上體系,初步建立了「先秦儒家『道德的形上學』」。第四章「『天人合德』工夫論之探究」,承續前兩章的討論,分別加強說明孔子、孟子、《中庸》、《易傳》四者天人合德思想之工夫內涵及理想境界。第五章「『天人合德』之演進與發展」,則梳理四者由心性論至天道論的傳承、發展脈絡,呈現儒家內聖之學的「極致意義」;另外,也進一步觸及「道德宗教」的論題,說明「『天人合德』作為道德宗教之殊勝處,呈顯儒教之成熟與圓滿」。(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5期 民99年9月 儒學新書提要

通過孔子而思

[美]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著 何金俐譯 北京市 北京大學出版社 445頁 2005年8月

郝大維,美國芝加哥大學畢業、耶魯大學博士,生前執教於德州大學,並曾任美國夏威夷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美國哲學及中西比較哲學。安樂哲,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及中華民國臺灣大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博士,為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漢學、中西比較哲學。兩位學者不僅同被學界目為「夏威夷儒學」的代表人物,亦曾長期合作進行研究工作,除本書外,兩人合著有:《先賢的民主:杜威、孔子與中國民主之希望》(The Democracy of the Dead: Dewey, Confucius, and the Hope for Democracy in China)、《期望中國:中西哲學文化比較》(Anticipating China: Thinking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 Self, 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道不遠人:比較哲學視域中的《老子》》(Daodejing "Making This Life Significant":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安樂哲則另著有《自我的圓成:中西互鏡下的儒學與道家》、《主術:中國古代政治藝術之硏究》等書。

本書原名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1976年由美國紐約大學出版社出版,江蘇人民出版社於1996年出版之譯本譯為《孔子哲學思微》。

本書撰作之關懷,在於溝通中西哲學研究之藩籬。作者指出:「中國式的自我文化中心論基本上植根於一種文化自足感,……而西方的自我文化中心論則建立在普遍主義信仰之上,……」基於所謂的普世原則,西方學界在面對中國哲學思想時,往往輕忽其獨特之處,進而忽視中國哲學的價值,甚或質疑其存在與否。而這種現象,正與早年奠基於普遍主義思想的翻譯工作息息相關。作者認為,許多沿用至今的翻譯,往往抹滅了中國哲學語言特有的脈絡及語境,強將中國哲學納入西方世界既有的語言系統中,如「天」譯為「Heaven」等重要概念的失落,造成「中國的文化經典只能屈尊附屬於非其自身傳統的文化意義」,因而失去了自身的定位與價值。因此,作者希望能藉由本書的討論,重建中西哲學溝通的橋樑。而此一重新翻譯的溝通工作,最終目的是要借鏡他者的思考,以中國哲學「成為豐富和改造我們自己世界的一種文化資源」,因此作者也特別提出,本書自有其根源於西方哲學的觀察視野,亦有作者所做之價值判斷。

在此思考之下,全書先有「作者言」與「幾個悖常假定」兩篇前緣性質的說明、討論,其下則藉《論語.為政》中孔子自言之人生歷程為題,分為六章。前五章皆據〈為政〉原文,設定本章之討論主題,並選擇孔子學說中相關的重要概念來作延伸討論,內容包括:第一章「十有五而志於學」,主題為孔子對思想活動的認識,討論「學」、「思」、「知」;第二章「三十而立」,主題為人與成人(becoming a person),討論「禮義」與「仁」;第三章「四十而不惑」,主題為審美秩序與理性秩序,討論「民」、「政」、「君子」;第四章「五十而知天命」,主題為宇宙論,討論「天」、「天命」、「德」、「道」、「天人」;第五章「六十而耳順」,主題為語言與溝通,討論「聖人」、「正名」、「恕」。而第六章「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則作為本書結論,討論孔子學說的式微及未來展望。末尾除參考書目外,另有附錄:〈文化對話的意義〉,為譯者於2004年訪談作者安樂哲的對話記錄。

作者雖自云為「翻譯工作」,但本書之成果及意義絕不僅於此。讀者將可透過兩位作者穿梭中、西哲學的慎密思考,看到西方哲學界與孔子(儒家)思想之對話,或許亦能藉此反思,未來儒家哲學面對西方世界及現今社會,所能開展的諸多可能。(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4期 民99年8月 儒學新書提要

儒學與當代臺灣

張文彪著 福建市 福建人民出版社 224頁 2010年1月

作者張文彪,廈門大學哲學系畢業,現任福建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所長。主要研究臺灣哲學、臺灣文化、臺灣佛教,著有《臺灣佛教研究》一書,並發表〈臺灣佛教與政治〉、〈臺灣佛教發展中的經濟因素〉、〈臺灣佛教歷史評述〉、〈社會事業發展應該進入最重要的決策思考層面〉、〈臺灣學者與臺灣研究〉等論文;另與潘叔明、黄平合著《科學發展觀的哲學思考》。

作者認為,儒學是臺灣自明清以降的文化思想主流,日後與香港新儒學交流,更形成近現代儒學中的重要流派──港臺新儒學。本書主要即循此思考,結合政治、歷史環境之變遷,討論臺灣儒學的發展脈絡,並嘗試加以評價。

全書除「導言」外,共分五章:第一章「『道東之傳』──明清時期儒學傳入臺灣」,討論以東林和浙東學派為主的明末鄭成功時期,以及以朱子學為主的清代兩個時期,作者認為臺灣儒學此時仍屬於閩學之一支,但有其因地域文化所形成之特色,儒學亦在此時逐漸深入民間,成為社會價值之核心;第二章「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作為臺灣反殖民意識和面向新文化的哲學」,乃討論日據時期的發展,作者指出當時臺灣儒學由朱子學轉向經世之學,潛伏至庶民生活中的儒學,一方面對抗殖民者的文化侵略,一方面也在新文化運動的思潮中,力抗西化的批判;第三、第四兩章所討論的時期大抵相同,第三章「三民主義哲學與傳統儒家思想」,作者指出,民國政府遷臺後,臺灣儒學經過了一段平穩的發展時期,為了穩定社會意識形態,主政者大加推崇儒學,且將儒學與三民主義結合,成為社會思想的兩大支柱,也是在此一時期,臺灣儒學展現出相當豐厚的學術研究成果,作者亦對此提出深入的觀察,並加以稱揚或批判;而第四章「面對現代社會轉型的臺灣新儒學」,則專注於討論臺灣的新儒家學者,作者分為二十世紀五十至七零年代末,以及八零年代至今兩個時期,詳論新儒家的界定、發展(包括重要刊物)及重要學者(包括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方東美等第二代,及當前活躍的第三代新儒家學者),並討論自由主義者與新儒家學者的分歧;第五章「臺灣儒學的發展前景:詮釋、改造和轉化」,作者根據目前的研究動態,討論臺灣儒學未來可能的發展情況。

本書歸入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中心所出版之「海峽文化研究叢書」中,而該叢書以促進「海峽兩岸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的和諧發展」為宗旨,故本書行文之間,自不免有與叢書宗旨呼應之處。但作者研索頗深,爬梳臺灣儒學之發展脈絡,條理貫串,論述詳密,亦往往有出自他者眼光的獨特觀察,是為本書真正價值之所在。(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4期 民99年8月 儒學新書提要

先秦思想札記

唐代興、左益著 成都市 巴蜀書社 355頁 2009年9月

唐代興,四川大學文學院教授,研究主要關切「當代人類如何才能理性地存在發展」,並嘗試建立涵括形而上學、倫理學、美學、政治哲學、教育哲學之「本土化的當代新哲學」──「生態理性哲學」。著有《文化軟實力戰略研究》、《憲政建設的倫理基礎與道德維度》、《生態理性哲學導論》、《優良道德體系論》、《公正倫理與制度道德》、《利益倫理》等書,近期將出版《倫理學體系》第一卷「倫理構建的知識論原理」。

左益,重慶文理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高等學校德育及行政管理,曾發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60年經驗回顧〉、〈社會文化環境與未成年人成長〉等多篇論文。

本書為作者《先秦思想新論》研究的「前期準備性工作」。作者雖非專治先秦思想,但因於「融通中西的努力往往需要注目其源流」,且認為現有的思想史脈絡,不夠「尊重思想生成發展的歷史事實本身」,因此著手進行此一研究主題,「以求展示先秦思想生成、發展的整體圖景和價值藍圖」,此為本書撰述主旨。

作者並進一步指出,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傳統,已經遠離了現代中國人的認知,很多人只知西方哲學、只知馬克思主義。為了「增強國人的精神底氣和思想自信心」,有必要「還原(先秦哲學思想的)歷史境遇和時代語境」。因此作者聚焦於管子、老子、孔子,並與泰勒斯、柏拉圖的思想比對(其他先秦各家思想,如孟子、法家諸子、文子、楊朱等,則間出於文中),期能說明先秦哲學思想在許多方面優於古希臘哲學。

本書主要提出兩項觀察:其一,管仲「以霸稱王」的「霸王學」,是「架通先秦早期與先秦思想的橋梁」,上承前代的原初思想,下啟老孔諸子之學說。其二,先秦諸子之思考,都是為了解決「天下道術分裂」的問題,因而各以不同方式弘揚「以王道為目的,以民道為手段,以天道為依歸」的思想傳統。全書除前言外,分為五大部分,其下共分十三章:「王道主義:先秦思想生成之源」,包括第一章「道德典範虛構:上古思想生成及其藍圖」、第二章「先秦思想源頭生成的文化土壤」;「管仲霸王學:先秦的思想開端」,包括第三章「管仲霸王學思想及其基本精神」、第四章「管仲『水』本體論哲學及其貢獻」、第五章「霸王學生成的思想淵源及其精神指向」;「大道哲学:獨響寰宇的思想豐碑」,包括第六章「老子大道哲學的思想精髓」、第七章「老子德治主義國家理論」;「君子儒學:以仁入禮的聖王藍圖」,包括第八章「孔子的人生追求及思想指向」、第九章「孔子哲學的精神歷史學和精神形態學構成」、第十章「順性踐行:孔顏人格世界中的顏子精神」、第十一章「孟子『仁政』理想中的普遍利益精神」;「自然與道德:先秦人性論的兩種路向」,包括第十二章「自然主義人性論概觀」、第十三章「善惡人性論:血緣宗法專制的内在基石」。

本書所採取之研究進路及闡釋,雖有可進一步商榷者,但此作未嘗不可視為現代學者對於先秦思想的新詮解;加上作者亟欲藉此「重建」文化傳統與民族自信心,參照對岸當前諸多社會、文化等各方面之相關現象,更使本書之論述,頗有可堪玩味、思索之處。(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3期 民99年7月 儒學新書提要

黃老「法」理論源考

王沛著 上海市 上海人民出版社 222頁 2009年12月

王沛,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講師,主要研究先秦、秦漢法律史及出土法律文獻。另發表有〈《老子》法哲学中的「常」與「名」〉、〈古文獻與古代法律二題〉、〈《鶡冠子》與戰國時期的「法」觀念〉、〈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法律思想〉、〈《黄帝帛書》與黄老法律思想〉等學術論文十餘篇。

本書從法學角度切入,討論黃老之學興起、遭遇困境、試圖解決困境、乃至最後衰落的發展過程。據「導論」所言,本書所採取之研究方法,計有三徑:其一是藉由「文獻互證」,分析新出黃老文獻中特殊詞句的語境、分判文獻前後時期,以及參照當時的思想史與制度史背景;其二為藉由「統計」法,分析關鍵詞出現之頻率及用法,以展現時人運用詞彙時的觀念變化;其三則借鑑「譜系學」方法,嘗試分析戰國時期黃老、老莊兩道家學派的關係,以及關鍵詞的演變情況。

全書在「導論」之下,共分六章:第一章「傳統理論的困境」,以「周人觀念中的法律」、「何以成為法律」、「後西周時代的探索」、「道術將為天下裂」四題,討論戰國中後期黃老學之法理論出現的前緣背景;第二章「新思潮的興起」,則以「戰國早期的法概念」、「黃老理論的介入」、「新概念的誕生」、「道生法」、「名的門檻」五題,討論黃老學法理論的興起過程與內容;第三章「恆定的『法』:無為」及第四章「機動的『法』:刑德」,則進一步探討黃老學法理論的兩大概念;第五章「『法』的工具化」,討論黃老學法理論在秦漢時走向僵化的衰落過程;最後第六章「結論」則為全書總結,作者以黃老為道家統緒,進而向下鋪展戰國道家學說的發展脈絡,並分析「法」概念演變之情形與原因。書末另附錄作者〈《莊子》外雜篇中的黃老法律觀〉一文,及本書之參考文獻。

本書為作者增修博士論文所成,因此條理井然、論旨一貫。近年來,黃老之學相關文獻的研究漸興,作者由「法」切入,藉此通貫黃老之學的發展,進而觸及先秦至兩漢的學術脈動,是本書之特色。而書中並提出一些修改、或建構現有學術史的見解,其說然否,想亦可提引出不少討論。(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3期 民99年7月 儒學新書提要

東亞陽明學

[韓]崔在穆著 朴姬福、靳煜譯 北京市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8頁 2009年9月

作者崔在穆,畢業於韓國嶺南大學哲學系、日本筑波大學研究生院,現任韓國嶺南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中、日、韓三國之陽明學,另著有《王陽明的生涯與思想》、《東亞陽明學的開展》等書,另撰〈陽明學在韓國的變遷──霞谷陽明學思想在東亞的地位〉、〈韓國、日本吸納陽明學之特徵──以鄭霞谷和中江藤樹對「致良知」的解釋為中心〉、〈空虛之實學──太虛思想的陽明學之轉折〉等學術論文,目前正著手撰寫《東亞近代陽明學》一書。

譯者朴姬福,吉林延邊大學經濟法律系畢業,現任職於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科研處,譯作包括經濟、法律、哲學、幼教等領域之資料、論文、書稿。靳煜,吉林延邊大學朝鮮語言系畢業,現任延邊電視台翻譯,譯有《中國朝鮮族通史》(文學部分)、《中國朝鮮族文學作品精粹》(部分)等書。

本書(指中文版)為吳光主編之「陽明學研究叢書」之一。作者長期關注於陽明學,並欲由此觀照中日韓三國學術、東亞世界、人間、乃至於「歷史」(見本書自序),思精慮深,而本書即展現作者治學之成果。又,為展現東亞陽明學之現狀,主編於書末另附錄韓國學者梁承武所著之〈當代韓國陽明學的研究活動及未來課題〉,及日本學者永富青地所撰〈近十年陽明學研究日文論著目錄(1998-2008)〉兩篇文章。

本書討論重點為:一、陽明學的確立及其思想體系;二、陽明學在韓國的發展;三、陽明學在日本的發展;四、日、韓兩國陽明學的比較。除「前言 作為『方法』之陽明學」外,全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陽明學形成的思想背景」及第二章「陽明學的致良知論」,乃「以陳獻章、湛若水心學為中心考察明初思想界與心學潮流」,並分析陳、湛和王陽明兩種心學的分途;作者指出,陳、湛的心學是理學轉化為心學的關鍵,但相較於兩人「靜態」的心學,王陽明「動態」的心學更能夠形成潮流,推展影響力,因此「致良知」之說,在中、日、韓三地均不斷受到後繼者以不同的方式加以開展。第三章「陽明學在韓國的展開」,以鄭齊斗的「良知體用論」為討論中心;作者認為,不同於中、日學者三教合一的傾向,鄭齊斗的良知體用論「忠實地繼承了儒學內部的性善論」,並且試圖解決陽明心學中「對良知的混沌一體性、完全性、主觀性和主體先天性過分強調」的問題,「將良知在體與用的合理框架內加以理解,成為同體制教學(朱子學)也有連繫的環節」,此實為韓國陽明學的特徵。第四章「陽明學在日本的展開」,以中江藤樹的「太虛」思想為討論中心;作者指出,「太虛」與「致良知」合一,脫離純粹宇宙論而加入實踐論、修養論的面向,是日本陽明學不同於中、韓兩國的重要特徵。第五章「霞谷學與藤樹學的比較理解」,則以鄭齊斗的良知體用論與中江藤樹的致良知論作比較,藉以闡明日、韓陽明學的異同;作者除了分析鄭齊斗「以『理』為中心的尊性之學」與中江藤樹「以天命為前提的明德中心之學」二者重要的不同處外,也指出,兩人都將「致良知」解釋為「至良知」,且皆重修己以致流向陽明學右派,是日、韓兩國陽明學主要的共同特質。第六章「終篇」,除歸納全書,作者亦據陽明學在各地產生變異的現象,質疑一味將具有豐富層次與討論空間的學術問題,草率納入一個統一框架的作法。(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1期 民99年5月 儒學新書提要

儒家思想在西方的翻譯與傳播

李玉良、羅公利 北京市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76頁 2009年8月

李玉良,南開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文學博士,現任青島科技大學翻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學翻譯、典籍翻譯、翻譯理論、文化傳播、翻譯實踐。著有《《詩經》英譯研究》、《英語名作佳譯賞析》等書,又有《米與鹽的年代》等譯著。

羅公利,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青島科技大學副校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非營利組織、高等教育管理。著有《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創新與發展》(與肖焰桓、邊偉軍合著)一書。

本書為專題計畫之研究成果,從考察《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及《荀子》五部經典之英文翻譯出發,探討儒家思想在西方世界流傳的情況。作者在前言中指出:目前西方所流行的翻譯本,一方面便於西方世界接觸儒家思想,另一方面卻也因譯文中許多「有意和無意的歪曲和舛誤」,致使讀者產生誤解。因此作者期望考察原文與譯本的差異,藉以了解西方世界所理解的儒家思想,以及儒家思想的傳播情形,進而修正過去的舛誤,並制定未來傳播儒家思想的策略。

本書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簡介西方翻譯、傳播儒家典籍的階段發展,此議題之研究現況、研究意義。第二章「儒家思想源流」,概述儒家思想及儒家思想的發展。第三章「儒學經典翻譯研究」,選出各典籍之重要譯本──《大學》、《中庸》選理雅各、龐德;《論語》選理雅各、韋利、劉殿爵、龐德;《孟子》選理雅各、劉殿爵、萊耶爾;《荀子》選諾布洛克、沃岑、達博斯──與原文(或與重要注本)比對,指出錯誤、並加以評價。作者總結認為,譯本之錯誤或來自「文化誤讀」,或源於「語言差異」,「均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西方國家民眾對儒家經典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必須加以糾正」。第四章「儒學核心概念翻譯考析」,分析「仁」、「禮」、「忠」、「孝」、「君子」五個關鍵詞在各譯本中的翻譯,並討論適合的譯法。第五章「儒家思想在西方的傳播」,本章分為六個面向談論:十九世紀末以前西方傳教士與漢學家、二十世紀以來西方漢學家、二十世紀以來中國儒學界、海外華人、網路及其他媒體、孔子學院,討論儒家思想的傳播情況,最後論儒家思想對當代西方社會的影響。第六章「未來儒家思想在西方的翻譯與傳播戰略」,則討論目前所遭遇的問題、解決方法,以及儒家思想傳播的未來展望。

過去討論東西文化交流,偏重於對西方的接受,而較少注意到東方文化在西方的傳播情形。尤其儒學研究,往往著重在以他者映照自我,而較少注意到自我在他者眼中的形象。本書之長,即在提供此一對向的考察與思索,相信對於關注儒家與其他思想之對話,以及儒學未來發展者,應能提供不少觸發。而作者長於翻譯,更使本書展現了細密的語言對照分析。

不過,由第三、四章將譯本打散處理的分析方法可以看出,作者之立場,較偏重在指出譯本之舛誤。然而,譯文之中,必然包含譯者面對語言、時空、文化等等差異所做的彌補工作。由此看來,我們或許可以將譯本視為一種廣義的注本。則除去翻譯文本因「語言差異」而不可避免的出入與錯誤,所謂「誤譯」,也可能正是譯者對文本所做的「詮釋」。觀察譯者的「詮釋」以及背後思考,再行討論儒家思想在西方世界的變異與發展,或許更能彰顯出此種比對工作的積極意義,也更能進行平等的對話。(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0期 民99年4月 儒學新書提要

思孟之間儒學與早期易學史新探

陶磊著 天津市 天津古籍出版社 271頁 2009年6月

作者陶磊,主要研究易學與《淮南子》,曾發表〈《淮南子‧天文》與古代數術〉、〈〈繫辭傳〉“易有太極”章要旨釋論〉、〈早期儒家與易學〉等相關論文,另著有《《淮南子‧天文》研究:從數術史的角度》(2003年)、《從巫術到數術:上古信仰的歷史嬗變》(2008年)等書。

本書由兩個部分組合而成:一為上篇「禮與儒家哲學的展開──思孟之間」,是作者近年研究「早期儒家」的成果;二為下篇「早期易學史新探──以出土文獻為基礎」,是以《從巫術到數術》一書為基礎發展而成。作者希望能藉由深入研究新材料,探討古代宗教與哲學的關係,進而呈現軸心時代中國文明突破的樣態。在此關切之下,本書前後兩篇雖各有主題,但都以出土文獻為基礎,亦皆牽涉到宗教與哲學的關係,因而所論頗可相映。

上篇,含緒論與結論共十章,包含緒論「從宗教到哲學」、「人道的展開──郭店儒簡的思想世界」、「性之德,合內外之道也──早期儒家的弘道之路」、「《內業》與《大學》」、「子思《中庸》思想新論」、「「思孟五行辨析」」、「《五行》與神秘主義」、「思孟之辨」、「試論儒家思孟一系的主體性論說」、結語「禮與理」。

作者分析郭店儒簡,討論「性」與「理」在子思(郭店簡)至孟子之間的發展與變化:郭店簡以「性」稱「有血氣心知者」的本體,而以「理」稱「無血氣心知者」的本體;孟子獨以「性」作為萬物之本體,但放棄了「生之謂性」的一面。故子思較重視展現萬物差異、「性」發於外之「情」,而孟子則較重視「有血氣心知者」,遵循「理」之主體作用。再者,作者亦指出,「禮」即是「以人性之理為基礎」,又「以彰顯、實現人性之理為目的」。早期儒家的理想,即實現天所賦予的性(在人)、理(在物),而禮便為此理想提供實踐時的典範。

下篇,含引言及結語共十章,包括引言、「《繫辭傳》「易有太極」章與數字卦──卦為圓體理論」、「《周易》用九用六與數字卦用「十」含義試解」、「《連山》試解」、「易象源起論」、「理性與神秘之間:《周易》卦爻辭的地位」、「孔子論易與三易融合」、「巫史之辨:易在占卜中的運用」、「《易傳》與孟京易學」、結語。

作者認為,《連山》、《歸藏》、《周易》是早期易學的三個流派;而三《易》之中,獨《周易》偏重「變易」之義,崇尚變革而重爻義。但《周易》少言「象」,物象之義自有源流。春秋時代孔子論《易》以後,三《易》走向融合,別開義理之途,並開始以卦象論卦爻辭。因此《易傳》論《易》,實以《周易》為主,兼含《連山》、《歸藏》。此外,作者指出,漢、宋之學,實皆源於先秦,屬於兩種不同的學術典範,惟因象數易學符合「易學從巫術到數術發展的內在線索」,因此較早盛行,而義理易學則需待後人之發展。(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0期 民99年4月 儒學新書提要

孔子這個人與他所面對的問題

邵耀成著 北京市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47頁 2009年1月

作者邵耀成,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數學與文學碩士,史丹佛大學哲學博士。目前從商,並於香港《南北極雜誌》發表連載小說《石龍王朝》,其後於1985年出版;除此之外,另於香港及美國華人期刊發表超過五十篇雜文。2005年起開始轉向研究《文心雕龍》與孔子的相關論題,並已發表〈試論劉勰二層次的“創作論”〉一文。

本書宗旨,在於「嘗試把孔子放在一個有血有肉的凡人的位置上,來看他所生活的社會,他所面對的時代和社會問題」,並「引發起大家對孔子以及他的時代做進一步的討論」(〈前言〉)。本書原本是沒有註解的「大眾版」,後改寫成「學術版」,重新刊成此書。

全書除「附錄」之外,共分為六章:第一章「時代背景」,概述春秋末年之政經與魯國情況;第二章「孔子生平」,以年表為綱,加以作者對事件的述評;第三章「孔門弟子」,介紹孔子重要弟子之生平事蹟及背景資料,以及孔門教育之方式與教材;第四章「孔子所承傳的文化與思想」,以禮與神話、父系社會焦慮與母系社會價值觀、易學之文化背景和思維傳統,說明孔子所面對的時代背景;第五章「孔子的思想」,則分別討論仁、禮之概念、孔子之倫理美學觀、天命觀、及君子一詞所代表的自我價值觀。附錄部分則包含孔子生平史事的辨說,以及書中所載之人名、地名、《論語》引文等相關資料整理,此外並附有索引,提供讀者檢索利用。

作者既兼有數理背景,復受海外漢學陶冶,因此本書時有不同於一般論述的觀察角度與引證資料,提供讀者不同思考角度外,亦頗富趣味。另外,作者有感於「要以平常心來看孔子這個經過二千四百年神化,又經過近一百年醜化的人物,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極著力於重述史料,並加拾遺補缺,筆下孔子及其弟子形象,栩栩如生,可見作者之文筆造詣。

但綜觀全書,亦有小疵。本書以體製宏大,頗見規模,但對於歷來研究成果之吸納,卻有所不足。許多前人已有深入討論或精闢見解的問題(如仁、禮之觀念,或弟子出身等等),均未見作者述及或回應,是美中不足之處。再者,作者之敘寫具體生動,但鎔鑄史料之際,詮釋分際或可商榷。如說子路「在遇見孔子之前,就有一定的知識水平,這還得拜他姊姊領養校誨之功」,然文獻中相關資料僅有子路因「寡兄弟」而不忍除姊之喪(《禮記‧檀弓上》),似未曾及其姊之教養;這類例子尚有不少,由於未必附註引據,讀者宜察之。(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