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儒學短文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孔子生平>孔子年表

魯襄公二十二年 西元前551年 1歲
  • 生於魯國陬邑。
魯襄公二十四年 西元前549年 3歲
  • 父叔梁紇卒。
魯昭公五年 西元前537年 15歲
  • 日後自云:十有五而志於學。
魯昭公七年 西元前535年 17歲
  • 母顏徵在卒(在此年以前)。
魯昭公九年 西元前533年 19歲
  • 娶宋丌官氏之女。
魯昭公十年 西元前532年 20歲
  • 得子,因魯君賞賜,取名為鯉。
魯昭公十七年 西元前525年 27歲
  • 郯子來魯,從學古官名。
魯昭公二十年 西元前522年 30歲
  • 日後自云:三十而立。
  • 弟子前來從學,約在此後。
魯昭公二十四年 西元前518年 34歲
  • 孟僖子云:聞將有達者曰孔丘。
魯昭公二十五年 西元前517年 35歲
  • 至齊,從齊太師學韶樂。
魯昭公二十六 西元前516年 36歲
  • 自齊返魯。
魯昭公二十七年 西元前515年 37歲
  • 往觀季札舉行葬禮。
魯昭公三十年 西元前512年 40歲
  • 日後自云:四十而不惑。
魯定公五年 西元前505年 47歲
  • 陽貨欲見。
魯定公八年 西元前502年 50歲
  • 公山弗擾召。
  • 日後自云:五十而知天命。
魯定公九年 西元前501年 51歲
  • 出仕,任中都宰。
魯定公十年 西元前500年 52歲
  • 升至司寇。合諸墓、相夾谷。
魯定公十二年 西元前498年 54歲
  • 墮三都。
魯定公十三年 西元前497年 55歲
  • 春,去魯,西往衛。
魯定公十四年 西元前496年 56歲
  • 去衛,北過匡,又重返衛。
魯定公十五年 西元前495年 57歲
  • 在衛出仕。
魯哀公二年 西元前493年 59歲
  • 去衛。(在此年以前)。
魯哀公三年 西元前492年 60歲
  • 南往曹、宋、陳。在陳出仕。
  • 日後自云:六十而耳順。
魯哀公六年 西元前489年 63歲
  • 去陳,南往蔡,途中絕糧七日,見楚葉公。北返陳、衛。
魯哀公七年 西元前488年 64歲
  • 復仕於衛。
魯哀公十年 西元前485年 67歲
  • 妻丌官氏卒。
魯哀公十一年 西元前484年 68歲
  • 返魯。
  • 季氏訪田賦事,不答。
魯哀公十二年 西元前483年 69歲
  • 子孔鯉卒。
魯哀公十三年 西元前482年 70歲
  • 自云: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魯哀公十四年 西元前481年 71歲
  • 弟子顏回卒。
魯哀公十五年 西元前480年 72歲
  • 弟子仲由卒。
魯哀公十六年 西元前479年 73歲
  • 夏四月己丑,卒於魯。
 
撰稿人: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孔子生平>傳學後世

  孔子返回魯國,並不是一時動念。在陳國出仕的時候,年過耳順的孔子就曾經感嘆:「回去吧!家鄉的年輕人需要人裁成啊」[《論語》],後來就北返衛國。魯、衛相鄰,兩國往來也很頻繁,幾位學生或在魯、或在衛,都有不錯的仕官成績;而勤修德業的學生,經過人生的歷練與禮樂文章的陶冶,也漸有所成。孔子看著當年離開魯國時的年輕學生,都進入人生中最大有可為的中壯年時期,更加深刻感受到光陰流轉之中的世代交替,於是他關懷的範圍,又從眼前的天下秩序,擴展到未來。
  因此,回到魯國以後,孔子沒有再謀求主政的機會。在季康子這邊來說,他請孔子回國,本來就不是要請孔子取代自己的位置,只是奉為國老而已。所以孔子剛回到魯國,季康子就徵詢孔子對於變制增稅之事的態度。孔子當然不同意這種蠻橫背禮的政策,但也很清楚季康子的徵詢只是故作姿態,所以一直不肯正式回應,後來迫於催促,才私下向使者冉求表達反對。經過此番一來一往,季康子知道孔子不可相與共謀,此後雖然多次向孔子請益國是,但大多只是表面文章。而在孔子這邊,從與學生的談話――尤其是指點仲由、冉求等仕官弟子的時候――,以及與魯國朝廷的互動之中,都可以看出孔子仍然很關注各國的政局;但是面對聽者藐藐的季康子以及積弱不振的哀公,孔子的態度大多時候只是善盡君子諄諄的責任,「不敢不告」而已。
  相較之下,孔子晚年真正專心致力的工作,就是向下一代人傳述能夠端正自身、安定天下的大道。從十五歲有志於學開始,一路學習、成長,以所學志趣立於世,又經歷過政壇種種風波,看盡各國政情局勢,遭遇人生困厄,孔子一生累積了許多由知識、經驗與深思而得來的深沉智慧,等待著來者學習、檢思。因此,孔子一邊繼續教學,一邊著手整理周代重要的典籍文獻。
  詩、書、禮、樂、易、春秋,都是周代自古流傳的官方學問,孔子自己都曾經研讀,也用以教學。但是這些學問的相關文獻自周初開始累積下來,又乏人整理,結果成為一堆堆多而雜亂的文書資料,若要藉以學習,非得經過一番去蕪存菁的功夫不可。所以孔子便開始整理這些文獻的篇卷、文字。
  《論語》載孔子自云:「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這是整理《詩》、《樂》。
《孟子》說:「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孔子懼,作《春秋》」,又說:「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孔子曰:『其義則丘竊取之矣。』」――這是作《春秋》。
  《史記》則說:「孔子之時,周室衰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迹三代之《禮》,序《書》傳」,又說:「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這是定《禮》、作《書》傳、《易》傳。
  以上三段,是關於孔子整理工作的記錄。孔子對於這些文獻資料的改造程度究竟有多大,後代學者有很多爭論,實情則不得而知。但是孔子曾經說自己:「述而不作」,意思是他將自己的思想,寄託在這些古代文獻之中,可見得孔子不只是單純的機械化分類整理而已,而是經過有意的整理編排――甚至改動潤飾――。所以總而言之,經過孔子整理之後,這些重要的古代文獻進一步成為經典,寄寓了孔子想要流傳給後世從學者的寶貴智慧。
  至於教學方面,孔子回到衛、魯,安定下來之後,慕名而來的年輕學生越來越多,孔子不僅悉心指導新來的求學者,對於已經不在門下,前往各地活動的弟子也非常關注,投注了許多精力在學生身上。從孔子或生氣責備、或快樂贊許的語氣神態中,可以感覺到孔子不僅將自己的理想與希望寄託於群弟子,更已經將他們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帶著父親的心情在關切這些鄉黨小子。
  但是不幸的事件接連發生。孔子回到魯國的第四年,弟子中德行修養最好的顏回過世;隔年冬天,仕途順利的仲由在衛國為了護主,在打鬥中被殺身亡。這兩名學生不僅從學日久,師生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而且又分別在德行、政事兩方面有卓越成績,本來大有可為。兩起噩耗,都讓孔子哀痛逾恆。仲由被殺害的隔年四月,即魯哀公十六年夏天,高齡七十三歲的孔子過世,葬於魯國泗水邊。
  孔子去世後,弟子們非常傷心,共同為孔子舉行喪禮,公西赤等人都回來協助儀式。當時,喪服沒有師生之制,但是顏回、仲由過世的時候,孔子雖然不穿喪服,但是都比照喪子之制,為兩名學生守喪;所以端木賜提議將孔子當作父親,守三年喪期。為了不要破壞禮制,與真正的父喪混淆,所以不穿喪服,只在內心守喪。於是弟子們留下來為孔子守心喪三年,到了第二十五個月喪期結束的時候,弟子們相與共哭,道別離去。端木賜又獨自留了下來,獨居三年後才離開。卜商、言偃、顓孫師、曾參、有若等弟子,則各自到不同的地方去,繼續學習、傳授、發展孔子之教,於是孔子的思想日漸散布天下,成為先秦時代的顯學。
  經過戰國百家爭鳴、諸侯相伐的紛擾,秦代的整肅,以及漢初的動亂,當司馬遷去到魯國故地時,孔子的廟堂仍然陳列著車服禮器,許多儒生按時聚集在孔子故居,學習禮樂。司馬遷因而在《史記.孔子世家》的結尾,感歎地寫下:「普天之下,有許許多多君王和賢能之士,當時非常顯榮,死後也就湮沒於史塵。孔子以一介平民之身,卻代代流傳,到今天仍是天下學者的宗師」,「這樣,可以說是至聖吧!」

撰稿人: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孔子生平>周遊列國

  魯定公十三年春天離開魯國以後,孔子與一些願意跟隨的弟子,展開長達十四年的旅程。
  孔子首先向西去了衛國,魯、衛兩國不僅相鄰,政治情勢也很類似。但是定公十三年到十四年間,衛國既用兵於外,又有憂患於內,孔子大約待了十個月,便動身離開,經過位於晉衛邊境的匡、蒲兩地,往晉國的方向走。這趟路途屢有波折,先是經過匡地時,因誤會而受困了五天;後來又在蒲地遇上邑宰叛變,蒲人不準通行;途中還接到晉國大夫家臣佛肸召求出仕。不過孔子後來沒有繼續前進,折返衛國,並在衛國仕官,任職於衛國大夫顏讎由之家。
  不久,衛靈公夫人南子與衛靈公相繼接見孔子,靈公比照魯國所給的待遇,聘任孔子出仕。但是衛靈公無心於政,只向孔子詢問兵陣之事,孔子於是再度離開衛國,啟程南下。此次經過曹國、宋國,在宋國邊境遭到宋國大夫桓魋惡意驅逐,最後一行人在陳國停留。魯哀公三年,孔子在陳國出仕,任職於陳國司城貞子之家。
陳國是夾於吳、楚兩大國之間的小國,戰爭頻仍,孔子大約待了三年,未得任命,動身前往楚國。該年吳、楚於陳國交兵,孔子正在旅次之中,一行人被困七天,糧食耗盡,所幸最終得以脫困,孔子到達楚國蔡地。蔡地由楚臣葉公治理,葉公款待孔子,並向孔子請益為政之道。不過,孔子並沒有繼續向楚國都城前進,反而向北折返,途經陳國,於魯哀公七年再度回到衛國。
  孔子回到衛國,弟子也跟著回到魯、衛一帶,仲由、高柴在衛國出仕,稍後冉求也回到魯國出仕,端木賜則是往來於魯、衛之間。據說魯哀公三年的時候,季桓子臨終前瞭望魯國都城,對兒子季康子感嘆道:「這個國家曾經就要興盛了,因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是現在這個樣子啊。」[《史記》]而冉求、端木賜等幾位弟子在魯國任事,都有很傑出的表現,所以哀公十一年,季康子派使臣前往衛國迎接孔子,於是六十八歲的孔子終於又回到魯國。
  孔子周遊列國,並不是茫茫然地四處推銷自己的學說,而是希望能找到一個能夠受到信任的地方,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進而使天下安定。他到每個國家,都要觀察當地的政治情勢,一方面審度是否需要停留,另一方面也思考適合的施政方法,所以當有人詢問時,就能提出相應的見解。例如在衛國,仲由問如何施政,孔子回答「正名」之道,直指衛國父子爭位、名分不正,導致民心不定的問題。[《論語》]又如葉公問政的時候,由於蔡地處於楚國與其他中原國家之間,而當時楚國正開始有志於中原,於是孔子回答「近悅遠來」,提醒葉公以德服人,自然天下歸心。[《論語》]因此十四年間,有些地方只是經過,有些地方則停留下來,應該都是出於孔子對於當地政局的考量。
  孔子早年對於出仕的態度比較積極。剛離開魯、衛,接到佛肸召請的時候,孔子便跟仲由說:「我難道是瓠瓜嗎?怎麼能掛在藤蔓上不吃呢?」[《論語》]後來回到衛國,又面見靈公夫人南子,南子生於宋國,可能知道孔氏家族的事跡,也可能曾經聽聞孔子的名聲,所以想要召見孔子。不過她在衛國恃寵弄權,因此孔子此行招致許多非議。衛大夫王孫賈就故意問孔子:「與其在幽暗處祈禱,不如在光明處,不知道是甚麼意思呢?」孔子聽出王孫賈的用意,回答:「如果德行有虧而得罪上天,在哪裡禱告都沒有用。」[《論語》]在孔子看來,南子與佛肸一樣,雖然對方德行有虧,但君子如果能潔身自好,又何必擔心。只不過,隨著閱歷增加,孔子對於出仕的態度越來越謹慎,再次回到衛國的時候,就不再積極參與朝政了。
  如此長久而遙遠的旅程,自然不會一帆風順。宋大夫桓魋的驅逐只是一場小風波,困於匡、蒲及陳蔡之間的時候,過程就相當驚險。匡人與蒲人都以武力相向,師生幾至生死之地,好不容易才脫離險境。陳蔡之間,則是困在野外長達七日,由於飢餓過度,不少弟子虛弱、生病,甚至無法啟程出發。仲由見到同學朋友飢餓不堪的情況,氣憤地問孔子:「難道君子跟小人一樣有困窮的時候嗎?」孔子回答:「君子困窮也不改變德行,小人困窮就會胡作非為。」。[《論語》]孔子當然感受到死亡的威脅,但是他並沒有喪失熱忱,反而始終秉持著當初的信念,堅持要將大道推行於天下。
  孔子的信念並非沒有能夠了解的人。孔子一路上仍持續教學,途中也遇到不少敬重孔子德行修養的人物。例如衛國的儀封人就特地來與孔子會面,並且對旁人說:「上天是要將這位先生當作木鐸,向天下人宣示政教的法度啊!」只不過,了解的人不一定是知音者,孔子師生一路上遇到不少隱居的賢者,就對孔子的做法提出異議。例如桀溺便對仲由說:「天下都是一樣亂,誰能改變呢?你與其跟從一個不能與人相處之人,不如乾脆跟從不跟世事往來之人吧。」孔子聞言,很感慨地說:「我又無法加入鳥羣獸羣,不跟人在一起,要跟誰在一起呢?假使天下有道,我就不會去改變它了。」[俱見《論語》]
  孔子這段話,道出自己周遊列國的心情。以孔子的學識,要謀職是很簡單的,但是他想做有利天下的事情,想要改變無道的世界,所以才如此奔波四方。譁眾取寵、迎合當權是輕鬆而容易得到榮華富貴的辦法,堅持行正道、違逆天下潮流卻會讓自己非常艱困。但是孔子的眼中不只看到自身,還關切著人群。雖然沒有找到能夠推行改革的有道之邦,但是孔子所追求的精神與理想,卻透過他周遊的行跡,流傳到魯國以外的廣大天下。

撰稿人: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孔子生平>仕宦於魯

  魯昭公出亡以後,再也沒有回到魯國都邑,最後客死異鄉。然而晉太史墨卻評論道:「魯君世代安逸,季氏世代勤政,人民根本忘記魯君的存在了。就算死在國外,又有誰會哀傷呢?」昭公過世以後,魯國便繼立定公,當時孔子四十三歲。孔子說:「(吾)五十而知天命」,在孔子五十歲前後,魯國政壇接連掀起了數次風波,而孔子就在一連串事件之後出仕,歷時四年。
  魯國三家大夫專政,雖然一時顯赫,但是並非沒有隱憂。三家大夫的權勢既然向上擴張了,底下家臣的政治實力當然也會隨之增強。先是諸侯上侵天子,繼而大夫上侵諸侯,如今便是家臣上侵大夫。魯定公五年夏天,季平子過世,季氏家臣陽虎想要用本屬於魯君的璵璠入殮,但家臣仲梁懷不願意給他,認為季平子只是代行君職,現在應該將這塊寶玉歸還定公。陽虎因此想要驅逐仲梁懷,便找另一位季氏家臣公山不狃商量。公山不狃當時冠冕堂皇地說:「他是為了國君,你有甚麼好怨恨」,但是不久後,因為仲梁懷對他不夠尊敬,公山不狃竟然回頭慫恿陽虎:「你做了嗎?」
  於是秋天的時候,陽虎囚禁了季桓子與其堂弟,由於陽虎是季氏家的權臣,季氏幾乎無力抵抗,任由陽虎大肆謀害、驅逐,還設祭詛咒。大約就在這起事件之後不久,陽虎想要會見孔子、要求孔子出仕。孔子當然不想去,卻也不願攖其鋒,來往應付一番,此事不了了之。定公八年,陽貨聯合一些不得志的家臣,準備殺死三家大夫,各自取而代之。然而季桓子察覺有異,陽虎事跡敗露,最後叛逃齊國。
  在這一連串事件中點燃導火線的公山不狃,正是季氏屬地費的邑宰,費邑險固,公山不狃據邑自重,沒有參與陽虎的行動。從囚禁季氏的事件發展中看來,公山不狃與陽虎不同,他並不把宗法秩序放在眼裡,卻懂得巧妙掩飾,儼然以尊公室自命。大約就在陽虎起事的這段時間,公山不狃也召見孔子,要孔子出仕。孔子當時可能認為能夠藉此機會為魯國公室效命,動念前往,弟子仲由相當輕視公山不狃,還因此大表不滿;孔子最後沒有接受。
  不過到了隔年,陽貨的風波平靖之後,魯定公正式起用孔子為中都宰,於是孔子名正言順,受命出仕;這一年,孔子五十一歲。
  孔子是魯定公任命,所以雖然地位低於三家上大夫,不過並非三家屬臣,因此自主性比較高。在出仕期間,孔子有三項重要的作為:相夾谷、合諸墓、墮三都。
  「相夾谷」發生在孔子出仕的隔年。定公十年夏,魯定公與齊景公在夾谷談和,孔子隨行輔助定公。齊人認為孔子只知禮而缺乏武勇,打算藉由流寓在齊的萊人,以武力挾持魯定公。沒想到孔子見狀,立刻喝令全員戒備,並說:「中原的國君相見會談,東夷俘虜竟然想要訴諸暴力,這種背禮失德、破壞秩序的事情,堂堂齊國應該不會容許!」齊景公聞言,只好示意萊人退去。後來要簽定盟誓的時候,齊國擅自附加一條:齊國軍隊出外征戰的時候,魯國必須派出三百乘甲車支援。孔子不做正面衝突,當場令魯大夫茲無還行禮回應:齊國若不歸還陽虎帶去的土地,魯國就不能支援齊軍。後來齊國只好歸還了鄆、讙、龜陰三地。
  「合諸墓」應該也在定公十年,這時孔子已經由中都宰升任司寇。《春秋左傳》記載,定公二年秋天,季平子將昭公安葬於魯國諸君的墓地區之外。孔子於是命人挖掘墓溝,好讓昭公的墓地範圍擴大,與先君的墓地區相連。
  齊、晉是與魯國相鄰的兩大國,魯國本來親近晉國,但是當時晉國勢力已衰,齊國則野心勃勃,收服了鄰近的鄭、衛兩國之後,便想使魯國屈順,於是齊魯衝突日增。孔子在夾谷之會上的表現,如同向齊國宣示,雖然魯國較小,但不可輕蔑魯國的實力。而昭公墓地的位置,本來就是源於季平子的暗貶,孔子巧妙調整,就有對內宣示政治秩序的意味。
  延續「正名」的理念,定公十二年,孔子倡議「墮三都」。魯國三家大夫各有大都重邑――季孫有費、叔孫有郈、孟孫有成――,因此孔子想要削弱這三座城邑的軍政力量,以恢復政治秩序的平衡。季氏家臣陽虎之亂過後,叔孫氏家臣侯犯也據郈邑作亂,有鑒於此,季孫氏與叔孫氏都願意配合,所以一開始進行得很順利。墮郈邑最先成功;將要墮費邑的時候,邑宰公山不狃叛變,率領費人進攻都城,孔子率魯軍抵禦,費人敗北,於是墮費邑也順利完成。但是到了墮成的時候,一直忠於孟孫家的公歛處父向孟懿子提出質疑,認為成邑不僅是魯國北向齊國的重要據點,更是「孟氏之保障」,「無成,將無孟氏也」,結果年底定公親自率兵,卻沒有攻克,「墮三都」之計就此功虧一簣。
  定公繼昭公之位,本來就直接面臨著臣大君小的政局,經此挫敗,更加失去作為的氣勢。而公歛處父一言,更是點醒三家大夫,墮三都表面上是解決了自己的心腹之患,但實際上又何嘗不是自斷手足,將權力奉還魯君。
  孔子察覺情勢轉變,魯國君臣都已不再有重整政治秩序之心,尤其原本相信孔子、任命孔子弟子的季桓子,更是轉而心生防備,所以即使得知弟子公伯寮向季氏說仲由的讒言,也只說道的行廢,不是公伯寮能決定的。墮成失敗之際,魯國又發生了兩件事,一是季桓子欣然接受了齊國送來的女樂,等於自行向齊國宣示魯國君臣之無所作為,一舉推翻了孔子先前的努力;緊接著春祭的時候,又沒有依禮送來祭肉。孔子知道事無可為,動身離開魯國。

撰稿人: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孔子生平>杏壇講學

  從魯宣公開始,魯國的國政實質上就是季孫氏在主持,下歷成公、襄公,到魯昭公時,已經是第四代了。昭公對於這種政治情勢頗為不滿,季孫氏又驕奢僭越,君臣嫌隙日增,然而昭公本身也不是修德之君,國內外的有識者並不看好他能長治久安。這股不安穩的政治空氣,終於在昭公二十五年爆發開來。昭公在與季平子有嫌隙的臣子鼓動下,發兵攻打季孫氏。以昭公的政治實力衡量,應該是讓季平子出亡即可,如此可以慢慢恢復民心、重執國柄,但是昭公執意要除之而後快,結果反而引出孟孫、叔孫氏的援兵,最後自己帶著臣子逃亡到齊國去了。
  國君出亡,要回國一般有兩條路,一是國內聲討逆臣,迎接國君回來,二是尋求其他大國的支持,由他國的力量護送回國。因此一些忠臣就開始在齊魯之間活動,希望能讓昭公重回都邑,安定政局;而孔子也隨之去了齊國。
  這時孔子約當三十五歲,他在齊國一邊學習(學習韶樂,參見好學儒者),一邊與齊國朝廷接觸。齊景公數度延見孔子,向孔子問政。由於齊國也有國君失政、大夫專擅的問題,景公又因寵妾太多,遲遲沒有決定繼承人選,可說內外不安,因此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道破齊國君不執政、臣不服君,父不能盡父職、子不能守子道的問題。景公聞言,非常嘆服,動念要任用孔子。但是景公的股肱之臣晏嬰首先反對,攻擊孔子所追求的禮樂之道繁瑣過時,最好不要採用。於是景公動搖,改口告訴孔子:「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我不能讓你做上卿,但是地位低一點是可以的。)[《論語》]沒想到這仍然引起齊國大夫群起反對,景公自知權不在己,只能告訴孔子:「吾老矣,不能用也。」[《論語》]齊國自身既亂,當然不會花太多力氣涉入魯國的政務,而昭公的作為也不成氣象,於是孔子又回到魯國,沉潛不出。
  孔子自云:「(吾)三十而立」[《論語》],正是在三十多歲這段期間,孔子的學識與修養越來越成熟,也開始受到眾人肯定。孔子從齊國回到魯國以後,不僅開始有學生前來求教,而且人數越來越多,展開孔子終其一生的講學生涯。
  詩、書、禮、樂,本來是周代從政者的「基本能力」,禮樂更是維繫政治制度及社會人倫的重要媒介,然而當時的貴族子弟對於這些知識越來越輕忽、生疏。相對照之下,知禮的孔子便開始受到各方重視。魯昭公七年(孔子十七歲)的時候,昭公到楚國去參加新臺落成典禮,途經鄭國的時候,鄭國依禮慰勞昭公一行人,到了楚國時,又有迎接的慰勞禮;隨行的孟僖子理應在旁襄助,但是他卻不懂該如何進行。魯國是周公的後裔,魯國公卿卻不懂周禮,這次經歷讓孟僖子深感不知禮的困窘,回國後便開始重視習禮,延請知禮之人。昭公二十五年,孟僖子在臨終前囑託左右:「禮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我聽說,孔丘這個人未來會顯達,他的祖先都是有德行的人,福澤一定會顯現在後代子孫身上。我如果能夠善終,一定要叫何忌與說這兩個孩子去師從那位先生,向他學習禮,這樣才能穩固他們在魯國的地位。」[《春秋左傳》](仲孫何忌後來繼承父位,即孟懿子;仲孫說則改氏南宮,即南宮敬叔。俱可參見孔子弟子條。)
  孔子的出眾學養,連上卿孟孫氏都有所耳聞,當時士人家庭的子弟更是因此而紛紛來學。這些學子前來求教的原因不一而足。有些是感於時局混亂、精神價值混淆,而詩書禮樂等學問,正蘊含周代傳統的秩序與價值觀;有些是對經典文獻懷抱學習熱忱,因為詩書禮樂之學,原本是士人子弟較難接觸、學習到的。另外也有源於現實因素,希望藉由學習,在新時代中謀求更好的發展。
  士人本來大多擔任武職,少數文職則類似孔子年輕時所擔任過的委吏、乘田等一般事務性的工作。但是春秋中晚期以後,大夫的勢力擴張,往往上侵公室、主持朝政,於是更高階的文職需求量便快速增加。再加上貴族子弟只要依恃血統就可以承襲封爵,本身未必有足夠才學,因此就更需要從下一層的士人子弟之中,拔擢有能力的家臣來協助處理政務。在這種情況下,學習原本限於上層貴族子弟傳授的詩、書、禮、樂之學,便成為士人子弟晉身的重要途徑。孔子門下以士人出身的弟子最多,其中抱持這類目的前來求學的學生,應該為數不少。
  孔子非常喜歡教學,他曾經說:「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默默記住道理、好學而從不感到厭煩、總是樂於教導別人,對我來說,這三件事有甚麼困難呢?)[《論語》]所以,無論出身是否高貴、求學的動機為何,孔子對於所有學生都抱持歡迎的態度。求教者只要略盡形式,就可以從學於門下。
  孔子教學最為後人稱揚的幾點特殊之處,一是「有教無類」,無論學生的背景、性格、學習進度如何,孔子都悉心指導,不會因此而有厚薄之分。但是另一方面,孔子又實行「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決定討論的深度,又依照學生各別的特質,採用適合的方式來說明、提點。還有,孔子的教學不限於課堂之內或文字之中,而是身教與言教並行,《論語》記錄了很多孔子平日的起居行動,孔子自己也對學生說:「你們以為我有所隱瞞嗎?我沒有隱瞞你們的地方,我所有的行為都是你們可以看見的。」[〈述而〉]在孔子循循善誘之下,雖然有很多人並未久留杏壇,但是其中也有一批學生深受啟發,跟隨孔子的指引,追尋為學行道的遠大理想。

撰稿人: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孔子生平>好學青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的父親孔紇與母親顏徵在,曾經向尼丘山祈禱順利得子,因此就以山名作為孩子的名、字。
  在孔子出生以前,叔梁紇已經與第一任妻子施氏生育了九個女兒,又與妾生育一子,名叫孟皮。可是當時家族事務需要由嫡長子接任,孟皮不僅是庶出,而且腳有殘疾,難以擔任族長的位置。因此叔梁紇又向顏氏求婚,迎娶顏徵在。顏氏為姬姓,先祖與魯國公室有親戚關係,和孔氏(及施氏)同樣是貴族後裔,換言之,孔子出生在一個具有文化背景的士人家庭裡。
  孔子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一說二十一年),距離叔梁紇在防地一役活躍僅約五年,此時又得到一名健康的嫡長子,叔梁紇的心情應該相當滿足快樂,可惜三年後,叔梁紇便過世了。而顏徵在也未及見到獨子成年,在孔子十七歲前便撒手人寰。父親亡故時太年幼,當時禮俗又只在家祭拜而不到墓地,因此孔子只得四處尋訪父親確切的埋葬地點,幾經波折,才將父母依禮合葬。子欲養而親不待,當孔子責備弟子宰予想要修改喪禮之舉是「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的時候,內心或許也頗有感慨吧。
  孔家沒有世襲的爵位俸祿,需要憑自己的能力出仕謀職,因此叔梁紇過世後,孔家的境況頓陷拮据。孔子曾經對學生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我小時候家境貧賤,所以學會了很多技能。)根據目前所知,孔子曾經負責管理倉儲(委吏),也曾經牧養牛羊(乘田),這些工作都是最基層的士職。但是對於年少的孔子來說,諸如此類的工作經驗,卻是陶冶他獨立性格及廣闊視野的寶貴歷練。
  孔子的學習並非只來自於工作。在家庭背景的影響下,孔子很小的時候便把禮器當成玩具,跟著大人依樣畫葫蘆。小小孔子的這份興趣,沒有隨著年紀增長而消退,反而一直都對禮樂充滿學習的熱情。昭公十七年,孔子二十七歲的時候,郯子(即郯國國君,子是爵位)來到魯國,與昭公飲宴,席間大夫季昭子問起古代少皥氏以鳥名官的原因,郯子侃侃而談。孔子聽說這件事,便去向郯子學習古代的官制之學。此外,根據《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孔子青年時代也曾經特地適周向老子問禮(一說此行還向萇弘訪樂),又向樂師襄子學習鼓琴。不僅如此,即使後來到了三十多歲,已經有「知禮」的名聲時,孔子還與齊太師學習韶樂,忘我到「三月不知肉味」,快樂地說「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又聽說延陵季子將要舉行葬禮,便說「延陵季子,吳之習於禮者也」,特地前去觀禮。從這幾件事蹟,不難想見孔子求知若渴的熱忱。
  孔子不僅盡可能多加學習,而且往往要學到很透徹。據說孔子向師襄子學琴時,學了十天,師襄子說:「可以學下一首了」,孔子卻回答:「我雖學會了曲調,但還要掌握節奏」;又過十天,師襄子又說:「可以學下一首了」,孔子回答:「我還沒有體會出這首曲子的精神」;又過十天,孔子又說:「我還沒有體會到作者的心志」,於是又再過了好幾天,孔子才若有所思地稟告師襄子:「我感受到作者的為人了,但是這位作者的氣度,除了文王誰也當不起啊!」師襄子聽了,很佩服地說:「沒錯,我教你的正是〈文王操〉!」而《論語》也記載,孔子年輕的時候,「入太廟,每事問」,邊幫忙典禮的準備與進行,邊一一向人詢問、確認。當時有人批評:那個諏邑大夫的的兒子每件事都要問,是不是根本就不懂?孔子卻認為這是慎重看待典禮的表現,雖被貶低也不以為意。
  對照春秋時代一般士人的情況來說,孔子這樣學習似乎太過辛苦。一般士人只要學得工作所需的事情就可以了,學樂就學習如何彈奏、學禮就學習如何進行常用的儀式;但是孔子卻學得更廣泛,也更深入。這是因為,少年時代的孔子其實已經立定一生的志向。雖然家境所迫不得不四處任職,但是他並不是專為了求職做官而學習禮樂,他所感興趣的正是禮樂、學問本身。所以後來孔子曾經感嘆:「三年學,不志於穀,不易得也」;又曾回憶道:「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這位十五歲就傾心於學習而立定志向的少年,從此便懷抱著無比的學習熱誠,踏上了終生不悔的求道之路。

撰稿人: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孔子世家>嫡系後裔褒賜表

◎官定孔子尊稱表
 

尊稱 朝代年號 西元
褒成宣尼公 漢平帝元始元年 1
褒尊侯 東漢和帝永元四年 92
文聖尼父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 492
鄒國公 北周靜帝大象二年 580
先師尼父 隋文帝開皇元年 581
先師 唐高祖武德七年 624
先聖 唐太宗貞觀二年 628
宣父 唐太宗貞觀十一年 637
太師 唐高宗乾封元年 666
隆道公 武周天綬元年 690
文宣王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739
玄聖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 1008
至聖文宣王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 1012
文宣帝 西夏仁宗人慶三年 1146
大成至聖文宣王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 1307
至聖先師 明世宗嘉靖九年 1530
大成至聖文宣先師 清世祖順治二年 1645
至聖先師 清世祖順治十四年 1657
大成至聖先師 中華民國民國二十四年 1935

◎嫡系後裔褒賜表

爵位 褒賜朝代年號 西元
2 伯魚 泗水侯 宋徽宗崇寧元年追封 1102
3 子思 沂水侯
沂國述聖公
宋徽宗崇寧元年追封
元文宗至順元年追封
1102
1330
4 子上      
5 子家      
6 子京      
7 穿 子高      
8 子順      
9 子襄 奉祀君 漢高祖十二年 B.C.195
10 子貞 博士 漢文帝  
11 子威 博士 漢文帝  
12 延年   博士 漢文帝  
13 次孺 關內侯 漢元帝永光元年 B.C.43
14   關內侯 漢成帝綏和元年 B.C.8
15   關內侯 漢哀帝建平二年 B.C.5
16 長平 褒成侯 漢平帝元始元年 1
17   褒成侯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四年 38
18 君益 褒成侯 
褒亭侯
東漢明帝永平十五年 
東漢和帝永元四年
72
92
19 君曜 褒亭侯 東漢安帝延光三年 124
20   褒亭侯 東漢靈帝建寧二年 169
21 子余 宗聖侯 曹魏文帝黃初二年 221
22 伯起 奉聖亭侯 晉武帝泰始三年 267
23 成功 奉聖亭侯 晉明帝太寧三年 325
24   奉聖亭侯 東晉  
25   奉聖亭侯 東晉  
26   奉聖亭侯 劉宋文帝元嘉十九年 442
27 敬山 崇聖大夫 北魏孝文帝延興三年 473
28 靈珍   崇聖侯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 495
29 文泰   崇聖侯 (不詳)  
30   崇聖侯 (不詳)  
31 長孫   恭聖侯 
鄒國公
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 
北周靜帝大象二年
550
580
32 嗣惁   紹聖侯 帝大業四年 608
33 德倫   褒聖侯 唐高祖武德九年 626
34 崇基   褒聖候 武周證聖元年 695
35 璲之 藏暉 褒聖侯
文宣公
唐玄宗開元五年
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
717
739
36   文宣公  
37 齊卿   文宣公 唐德宗建中三年 782
38 惟晊   文宣公 唐憲宗元和十三年 818
39   文宣公 唐武宗會昌二年 842
40 國文 文宣公 唐懿宗咸通四年 863
41 昭儉   文宣公  
42 光嗣 齋郎 泗水主簿 唐哀宗天祐二年 905
43 仁玉 溫如 文宣公 後唐明宗長興三年 932
44 不疑 文宣公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 978
45 延世 茂先 文宣公 宋太宗至道三年 997
46 聖佑   文宣公 宋真宗天禧五年 1021
  宗願 子莊 衍聖公 宋仁宗至和二年 1055
47 若蒙 公明 奉聖公 宋哲宗元祐元年 1086
  若虛 公實 奉聖公 宋哲宗元符元年 1098
48 端友 子交 衍聖公 宋徽宗崇寧元年 1102
49 文老 衍聖公 金太宗天會十二年 1134
  錫老 衍聖公 南宋高宗紹興二年 1132
50 元濟 衍聖公 金熙宗皇統二年 1142
  元會 衍聖公 金世宗大定三年 1163
  季紳 衍聖公 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 1154
51 元措 夢得 衍聖公 金章宗明昌二年 
元太宗五年
1191
1233
  文遠 紹先 衍聖公 南宋光宗紹興四年 1193
52 昭度 衍聖公 元太祖二十一年 1226
  之全   衍聖公 元憲宗元年 1251
  萬春 耆年 衍聖公 南宋理宗寶慶元年 1225
53 世安 衍聖公 元成宗元貞元年 1295
  景清 衍聖公 南宋理宗紹定四年 1231
54 思誠   衍聖公 (不詳)  
  思晦 明道 衍聖公 元仁宗延祐三年 1316
55 克堅 璟夫 衍聖公 元順帝至正六年 1340
56 希學 士行 衍聖公 元順帝至正十五年 
明太祖洪武元年
1355
1368
57 言伯 衍聖公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1384
58 公鑑 昭文 衍聖公 明惠帝建文二年 1400
59 彥縉 朝紳 衍聖公 明成祖永樂八年 1410
60 承慶 永祚 衍聖公 (不詳)  
61 宏緒 以敬 衍聖公 明代宗景泰元年 1450
  宏泰 以和 衍聖公 明憲宗成化五年 1469
62 聞韶 知德 衍聖公 明孝宗弘治十六年 1503
63 貞幹 用濟 衍聖公 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 1546
64 尚賢 象之 衍聖公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 1556
65 胤植 懋甲 衍聖公 明熹宗天啟元年 1621
66 起呂 衍聖公 清世祖順治五年 1648
67 毓圻 鐘在 衍聖公 清聖祖康熙六年 1667
68 傳鐸 振路 衍聖公 清世宗雍正元年 1723
69 繼濩 體和 衍聖公 清世宗雍正十三年贈 1735
70 廣棨 京立 衍聖公 清世宗雍正九年 1731
71 昭煥 顯文 衍聖公 清高宗乾隆九年 1744
72 憲培 養元 衍聖公 清高宗乾隆四十八年 1783
73 慶鎔 陶甫 衍聖公 清高宗乾隆五十九年 1794
74 繁灝 文淵 衍聖公 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 1841
75 祥珂 觀堂 衍聖公 清穆宗同治二年 1863
76 令貽 燕庭 衍聖公 清德宗光緒二年 1876
77 德成 達生 衍聖公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民國九年 
民國二十四年
1920 
1935
78 維益   (早逝)    
79 垂長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民國九十八年 2009

(製表: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孔子世家>著名後裔

◎先秦
第3代 字子思。受學於曾參,傳學至孟子,開創先秦儒家的「思孟學派」。
孔穿 第7代 字子高。戰國魯人,楚、魏、趙三國皆欲聘請,辭而不就。
孔謙 第8代 字子順。魏國相。欲推行改革,但魏王不採納,遂辭官。
◎秦代
第9代 字子魚。據說他在政府焚滅民間藏書時,將許多儒家典籍藏在家宅牆壁之中。
◎漢代
孔安國 第11代 字子國。西漢博士,學識淵博,包括司馬遷在內,許多漢儒都尊奉為師。詳參歷代重要儒者項下之孔安國條。
◎魏晉南北朝
孔融 第20代 字文舉。文學家,是建安七子之一。
◎唐代
孔穎達 第32代 字衝遠,又作沖遠、仲達、沖澹。奉敕主編《五經正義》,集魏晉南北朝以來經學義疏之大成。詳參歷代重要儒者項下之孔穎達條。
◎五代十國
孔仁玉 第43代 字溫如。其父孔光嗣時,發生孔末之亂(參見孔氏譜系條),孔氏子孫多被殺害。因此繼嗣的孔仁玉被孔氏後代尊稱為「中興祖」。
◎宋代
孔宗願 第46代 字子莊。第一代衍聖公。歷代對於孔子嫡系後裔的封號混亂,孔宗願上書奏請統一,於是詔封「衍聖公」,後世均沿用。
孔文仲 第47代 字經父。與弟孔平仲(字義甫)、孔武仲(字常父)俱有文名,黃庭堅說宋元祐年間,有「二蘇(蘇軾、蘇轍)聯璧,三孔分鼎」。
◎元代
孔思晦 第54代 字明道。編修孔氏家譜,上書追封孔子父、母,又受命增置尼山書院。
◎清代
孔尚任 第64代 字聘之,又字季重。著有名劇《桃花扇》,為當時兩大劇作家之一,時稱「南洪北孔」。
孔繼 第69代 字體儀。著名儒者,以經學名,著有《闕里文獻考》、《孔氏家儀》、〈校刻文獻通考序〉等。
孔廣森 第70代 字眾仲,一字約。著名儒者,以經學、音韻學名。著有《春秋公羊通義》、《大戴禮記注》、《經學卮言》、《詩聲類》。詳參歷代重要儒者項下之孔廣森條。
◎民國
孔祥熙 第75代 字庸之。銀行家,亦曾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長兼財政部長;其於政商界的作為,造就近代史上「孔氏家族」之勢力。長女令儀、次女令俊(又名令偉,即「孔二小姐」)。
孔德成 第77代 字玉汝。近世重要儒者,以三禮、金文名;曾任考試院院長、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民國成立後,請撤世襲封爵,故改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又主編《孔子世家譜》,於民國二十六年出版。
孔德墉 第77代 主編《孔子世家譜》,歷時十三年,於民國九十八年九月出版。
孔令馥 第76代 藝名謝雪心。橫跨多界的香港資深藝人,
孔繁鐘 第74代 與弟孔繁錦,俱獻身於精神疾病之治療與研究。
孔令傑 第76代 改名孔傑。著名職業圍棋棋手。

(製表: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孔子世家>孔氏譜系

由於孔子的重要地位,漢代以降,歷代都以尊奉孔子後裔、維繫聖人血脈,做為彰顯學統不墜的重要象徵。因此孔氏譜系從春秋記錄至今,是金氏世界紀錄中「世界最長的家譜」。宋神宗元豐年間以前的孔氏家譜,只記載了嫡系(長子)的傳承,至四十六代孔宗翰才創修族譜。明孝宗弘治年間續修,當時還規定以後每六十年(逢甲子)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然而後來並未遵守,有明一代其後僅有熹宗天啟年間的續修;清代也只有聖祖康熙、高宗乾隆兩朝再度續修。

由於孔氏子孫日益繁衍,為了便於區別輩份,孔氏自明惠帝開始,便依據固定字序取名,自五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所排定的字序為:「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肈懿長、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這五十字是明代以後修譜排定輩序時的重要依據。

下至民國,十七年時,孔家倡議重修「合族大譜」,由七十七代嫡長子孔德成主持,於民國二十六年完成,雖歷經抗戰動亂,召集纂修不易,但也有三百二十五部之多,並收入不少本失聯繫的支脈。

民國八十年代間,重修之議復起,至民國八十五年,七十七代孔德墉銜命主持家譜續修,組織孔子世家譜續修工作協會,於民國九十八年完成,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在北京出版。為免誤收,歷來修譜時都很注重入譜身分的限定,主要是防異姓血脈雜入譜中。不過,因應時代變遷,孔德墉譜對於入譜身分有重要的變革:將女性、少數民族、及外籍後裔均納入譜中。因此本譜比孔德成譜的卷秩更為繁浩,但也展現出孔子後裔開枝散葉的景象。

根據孔德墉譜,孔子的後裔已經繁衍至八十三代,嫡系目前到第八十代,為民國九十五年出生的孔佑仁。

單以嫡系家譜來說,雖然例由嫡長子相承,但是其中也有多次變動。最特殊的一段是四十八到五十三代間分出的南北兩宗。時值北宋欽宗靖康年間,金兵南下攻陷汴京,嫡長子孔端友率族人隨宋室南渡,在南方(今浙江)建立家廟,是為南宗;其弟孔端操留於曲阜祖廟,是為北宗。元朝統一後,南宗五十三代孔洙讓位給北宗孔治,於是傳承回歸一系。

至於其他變動的原因,一則是嫡長子無子:三十二代、四十六代、北宗五十代,皆因嫡長子無子而改傳嫡次子(或前代嫡次子之長子)。其二則是政治因素:四十七代孔若蒙及六十一代孔弘緒的爵位被廢,改由其弟嗣位,後來才又回傳給其嫡長子。另外也有血脈認定的問題。

由於自漢以後,官方慣例會册封孔氏的嫡長子(參見嫡系後裔褒賜表),不僅有爵位,也有采邑或俸祿,不免引起覬覦。在四十二代孔光嗣至四十三代孔仁玉之間,曾引發一場孔氏家族的屠殺。此事源起於南朝宋時,朝廷令孔府墓地旁的五戶人家充任孔府繇役,這五戶人家因而隨姓孔,到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乾化年間,五戶的後裔孔末見天下大亂,遂殺害孔光嗣及曲阜闕里的孔氏後裔,自行主孔子祀。直到十數年後,才有人將孔末竊位之事報告官府。後唐明宗處死孔末,並尋回匿於外祖父母家的光嗣嫡子孔仁玉嗣位。因此,孔仁玉亦被稱為「中興祖」。宋以後,孔仁玉之後被稱為「內(院)孔」、「真孔」,孔末之後則被稱為「外(院)孔」、「偽孔」,兩方仍持續發生爭鬥。這也就是後來修譜時格外防範雜入的原由。(撰稿:吳曉昀)

◎孔氏譜系簡表 (請參見孔廟網頁)(製表: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孔子世家>先祖世系

孔子生於魯、長於魯,其間雖然曾經周遊列國,到了晚年仍心繫「鄉黨小子」,回到魯國教學終老。然而攤開孔子的族譜,他的先祖其實是由宋國出奔到魯國的殷商貴族後裔。

◎微子啟
周武王推翻殷商以後,為了懷柔天下,本來封了紂的兒子武庚來奉祀殷商王室的祖先,又恢復微子啟的爵位。微子啟是帝乙的庶子,也是紂王的庶兄,見紂王暴虐亂政,又見西伯昌(即周文王)明德,擔心殷商將亡,因此數度勸諫,但是紂王不予理會,微子啟因而棄官去國;所以周人將微子與箕子、比干同譽為殷之「三仁」。後來武庚參與管蔡之亂,周成王便改命微子啟主持奉祀,並封為宋公,成為周朝的諸侯之一。

◎弗父何
微子啟下傳四代至宋湣公(名共),在此之前的兩任國君,都是根據周制父傳子,但湣公恢復殷商舊制,傳位給弟弟熙,是為宋煬公。湣公之子鮒祀對此非常不滿,他殺害叔父煬公,另請兄長弗父何繼位。然而弗父何不肯接受,因為鮒祀弒君弒親,犯的是不可不治的重罪;他既然有爭位之心,很可能再度引發兄弟相殘;朝政動盪,又非宋國百姓之福。於是鮒祀繼位為宋厲公,弗父何則仍以貴族身分,擔任宋國的公卿,而他正是孔子的先祖。

◎正考父
弗父何下傳三代到曾孫正考父。正考父是很賢能的人,他輔佐宋戴公(B.C.799-766在位)、武公(B.C.765-748在位)、宣公(B.C.747-729在位),在三朝都擔任位高權重的上卿,但卻非常節儉謙遜。根據《春秋左傳》昭公七年的記載,正考父身後在鼎上留下一段話:「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低頭、曲身、彎腰,每一次受命,態度就更加謙卑;避開道路中央,快步前進,雖然這樣做,也沒有人會侮辱輕慢我。用這鼎煮些稀飯稠粥,填飽我的肚子。)弗父何與正考父的德行都受人尊敬,因此約兩百年後,孟僖子還稱許兩人,並說孔子是「聖人有明德者」的後代,遺命兩子(孟懿子與子服景伯)到孔子門下學習禮。

◎孔父嘉
正考父的兒子為孔父嘉,也是宋國重臣,他在宋穆公(B.C.728-720在位)朝擔任大司馬,穆公臨終前囑託孔父嘉幫助宣公的兒子與夷即位,孔父嘉也不負所託,佐立與夷為殤公。然而殤公在位的時候連年征戰,百姓不堪,當時的太宰(即後世所謂宰相)華父督想要推卸政治責任,又垂涎孔父嘉妻子美色,於是對外宣稱宋國十年內打了十一場仗,是掌管軍事的司馬孔父嘉所為,與己無關,並以此為藉口殺了孔父嘉,又擄走孔父嘉的妻子。殤公聽到此事,大為震怒,華父督害怕殤公追究,索性又殺了殤公。

◎孔防叔
華父督弒君以後,將當時身在鄭國的公子逢迎接回來,使之繼位為宋莊公,藉此討好鄭國,又賄賂當時的幾個大國(魯、齊、陳、鄭),取得支持,因此竟然得以繼續擔任宋國的太宰。在這之後,華氏在宋國的勢力越來越大。孔父嘉的曾孫孔防叔擔心華氏總有一天會獨攬國中視聽,對孔氏家族出手,因此舉家逃到魯國。魯、宋是鄰國,本來頗為友好,但是因為鄭國勢力的介入,兩國之間的關係生變,魯隱公甚至拒絕宋國使者再到魯國。在這種情況下,魯國對於逃離宋國的孔氏,自然很樂意提供政治庇護,還封孔防叔為防邑的大夫。(魯國有兩防地,孔防叔在東防。)孔氏不是魯國公室,因此封地不能世襲,地位大約等同於士,但是孔氏從此就在魯國落地生根了。

◎叔梁紇
孔防叔的孫子,就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名紇,字叔梁,習稱叔梁紇)。叔梁紇擔任鄹邑邑宰(鄹亦作鄒或郰),力大善戰,是當時著名的勇猛之士。叔梁紇有兩件著名的戰功:魯襄公十年,晉國想攻打偪陽,邀諸侯國參戰,而叔梁紇在魯軍中。偪陽城小而堅固,諸侯軍隊圍於城下,偪陽人故意將平時出入的門打開,諸侯軍不疑有他,攻入城內。這時,偪陽人立即啟動了「懸門」,懸門是沉重的機關之門,平時懸於主要的城門之上,遇到敵寇的時候可以立刻放下,由於諸侯軍只有一部分進入城中,一旦被懸門阻絕,勢必被偪陽軍隊殲滅,於是叔梁紇立刻將落下的懸門接住,讓城內的軍隊能乘隙撤退,再行進攻。另外,魯襄公十七年,齊國軍隊攻打魯國北境,一支圍住桃邑,另一支則將魯大夫臧紇困於防邑(西防),而叔梁紇也在防邑中。魯國從附近的陽關調度軍隊給臧紇,但是魯軍卻在防城附近的旅松停滯不敢前進,空有援軍,卻無強將帶領。於是叔梁紇與臧紇的兄弟臧疇、臧仲帶領三百精兵,趁著夜間冒險突圍,護送臧紇到旅松與援軍會合,然後又回到防城,帶領城內軍隊堅守。如此裡應外合之下,齊軍終於退兵,解除了一場危機。這兩場戰役,雖然不是社稷存亡之爭,但是叔梁紇兩度解除魯軍的危機,其功績是無庸置疑的,也因此孔子年輕時,有些人會稱呼他為「鄹人之子」[《論語.八佾》],也就是:(那個)鄹邑太守的兒子。

可以看到,作為殷商末裔的孔氏一系,並沒有持續蒙受貴冑血統的庇蔭,反而是因為種種變故,逐步由公親貴族下降到士人階層,然而士人正是東周社會中,思想與行動都最有活力的一群人。從另一方面來說,孔氏一系雖然歷經政治變遷,但是並沒有喪失忠良的家風,而且當時人們的心目中,也對孔氏家族抱持良好的觀感。這些背景,日後都對孔子的發展有所影響。(撰稿:吳曉昀)

◎附:孔子宗祖世系傳承表 (請參見孔廟網頁)(製表: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