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 孔子世家>先祖世系

孔子生於魯、長於魯,其間雖然曾經周遊列國,到了晚年仍心繫「鄉黨小子」,回到魯國教學終老。然而攤開孔子的族譜,他的先祖其實是由宋國出奔到魯國的殷商貴族後裔。

◎微子啟
周武王推翻殷商以後,為了懷柔天下,本來封了紂的兒子武庚來奉祀殷商王室的祖先,又恢復微子啟的爵位。微子啟是帝乙的庶子,也是紂王的庶兄,見紂王暴虐亂政,又見西伯昌(即周文王)明德,擔心殷商將亡,因此數度勸諫,但是紂王不予理會,微子啟因而棄官去國;所以周人將微子與箕子、比干同譽為殷之「三仁」。後來武庚參與管蔡之亂,周成王便改命微子啟主持奉祀,並封為宋公,成為周朝的諸侯之一。

◎弗父何
微子啟下傳四代至宋湣公(名共),在此之前的兩任國君,都是根據周制父傳子,但湣公恢復殷商舊制,傳位給弟弟熙,是為宋煬公。湣公之子鮒祀對此非常不滿,他殺害叔父煬公,另請兄長弗父何繼位。然而弗父何不肯接受,因為鮒祀弒君弒親,犯的是不可不治的重罪;他既然有爭位之心,很可能再度引發兄弟相殘;朝政動盪,又非宋國百姓之福。於是鮒祀繼位為宋厲公,弗父何則仍以貴族身分,擔任宋國的公卿,而他正是孔子的先祖。

◎正考父
弗父何下傳三代到曾孫正考父。正考父是很賢能的人,他輔佐宋戴公(B.C.799-766在位)、武公(B.C.765-748在位)、宣公(B.C.747-729在位),在三朝都擔任位高權重的上卿,但卻非常節儉謙遜。根據《春秋左傳》昭公七年的記載,正考父身後在鼎上留下一段話:「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低頭、曲身、彎腰,每一次受命,態度就更加謙卑;避開道路中央,快步前進,雖然這樣做,也沒有人會侮辱輕慢我。用這鼎煮些稀飯稠粥,填飽我的肚子。)弗父何與正考父的德行都受人尊敬,因此約兩百年後,孟僖子還稱許兩人,並說孔子是「聖人有明德者」的後代,遺命兩子(孟懿子與子服景伯)到孔子門下學習禮。

◎孔父嘉
正考父的兒子為孔父嘉,也是宋國重臣,他在宋穆公(B.C.728-720在位)朝擔任大司馬,穆公臨終前囑託孔父嘉幫助宣公的兒子與夷即位,孔父嘉也不負所託,佐立與夷為殤公。然而殤公在位的時候連年征戰,百姓不堪,當時的太宰(即後世所謂宰相)華父督想要推卸政治責任,又垂涎孔父嘉妻子美色,於是對外宣稱宋國十年內打了十一場仗,是掌管軍事的司馬孔父嘉所為,與己無關,並以此為藉口殺了孔父嘉,又擄走孔父嘉的妻子。殤公聽到此事,大為震怒,華父督害怕殤公追究,索性又殺了殤公。

◎孔防叔
華父督弒君以後,將當時身在鄭國的公子逢迎接回來,使之繼位為宋莊公,藉此討好鄭國,又賄賂當時的幾個大國(魯、齊、陳、鄭),取得支持,因此竟然得以繼續擔任宋國的太宰。在這之後,華氏在宋國的勢力越來越大。孔父嘉的曾孫孔防叔擔心華氏總有一天會獨攬國中視聽,對孔氏家族出手,因此舉家逃到魯國。魯、宋是鄰國,本來頗為友好,但是因為鄭國勢力的介入,兩國之間的關係生變,魯隱公甚至拒絕宋國使者再到魯國。在這種情況下,魯國對於逃離宋國的孔氏,自然很樂意提供政治庇護,還封孔防叔為防邑的大夫。(魯國有兩防地,孔防叔在東防。)孔氏不是魯國公室,因此封地不能世襲,地位大約等同於士,但是孔氏從此就在魯國落地生根了。

◎叔梁紇
孔防叔的孫子,就是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名紇,字叔梁,習稱叔梁紇)。叔梁紇擔任鄹邑邑宰(鄹亦作鄒或郰),力大善戰,是當時著名的勇猛之士。叔梁紇有兩件著名的戰功:魯襄公十年,晉國想攻打偪陽,邀諸侯國參戰,而叔梁紇在魯軍中。偪陽城小而堅固,諸侯軍隊圍於城下,偪陽人故意將平時出入的門打開,諸侯軍不疑有他,攻入城內。這時,偪陽人立即啟動了「懸門」,懸門是沉重的機關之門,平時懸於主要的城門之上,遇到敵寇的時候可以立刻放下,由於諸侯軍只有一部分進入城中,一旦被懸門阻絕,勢必被偪陽軍隊殲滅,於是叔梁紇立刻將落下的懸門接住,讓城內的軍隊能乘隙撤退,再行進攻。另外,魯襄公十七年,齊國軍隊攻打魯國北境,一支圍住桃邑,另一支則將魯大夫臧紇困於防邑(西防),而叔梁紇也在防邑中。魯國從附近的陽關調度軍隊給臧紇,但是魯軍卻在防城附近的旅松停滯不敢前進,空有援軍,卻無強將帶領。於是叔梁紇與臧紇的兄弟臧疇、臧仲帶領三百精兵,趁著夜間冒險突圍,護送臧紇到旅松與援軍會合,然後又回到防城,帶領城內軍隊堅守。如此裡應外合之下,齊軍終於退兵,解除了一場危機。這兩場戰役,雖然不是社稷存亡之爭,但是叔梁紇兩度解除魯軍的危機,其功績是無庸置疑的,也因此孔子年輕時,有些人會稱呼他為「鄹人之子」[《論語.八佾》],也就是:(那個)鄹邑太守的兒子。

可以看到,作為殷商末裔的孔氏一系,並沒有持續蒙受貴冑血統的庇蔭,反而是因為種種變故,逐步由公親貴族下降到士人階層,然而士人正是東周社會中,思想與行動都最有活力的一群人。從另一方面來說,孔氏一系雖然歷經政治變遷,但是並沒有喪失忠良的家風,而且當時人們的心目中,也對孔氏家族抱持良好的觀感。這些背景,日後都對孔子的發展有所影響。(撰稿:吳曉昀)

◎附:孔子宗祖世系傳承表 (請參見孔廟網頁)(製表: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47期 民101年7月 儒學新書提要

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

東方朔著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494頁 2011年6月

本書作者東方朔,本名林宏星,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曾任哈佛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訪問學人、政治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現任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宋明儒學、先秦儒學、當代新儒家;除本書外,另著有《從橫渠、明道到陽明――儒家生態倫理的一個側面》(2005)、《劉宗周評傳》(1998)、《劉蕺山哲學研究》(1997);並編有《杜維明學術專題訪談錄――宗周哲學之精神與儒家文化之未來》(2001)等書。

作者在「導言」中點出歷來荀子兼具正反兩面評價的情形,並注意到荀子對經典的詮釋、以及後人對於《荀子》再詮釋的問題,由此而生的後設視角因而貫串全書。本書宗旨,即為將荀子放回當時「思想總結」的歷史背景中,論述荀子「在『古今』、『禮法』之爭、『王霸』、『義利』之辯、『天人』、『名實』之論等重大的歷史課題面前所呈現出來的『合理性』的精神性格。」(「導言」)

全書正文以「導言」始,「後記」終;中間共收入十二篇與荀子研究有關的論文,作者將之分為「天人關係」、「名實辨說」、「古今禮法」、「當代新儒家的荀子詮釋」四類;末有參考文獻、人名索引、概念索引三種附錄。

「天人關係」,包括〈「人生不能無群――荀子論人的概念的特性」〉、〈解除神祕主義――荀子「明於天人之分」的觀念〉、〈性惡:一種必要的理論構想――荀子的性惡論〉、以及〈「心之所可」與人的概念〉四篇。除了析論心、性、天、人四個關鍵字所提示的思想理論以外,更由此觸及荀子研究中兩個重要的問題――性惡問題,以及人在天地中的地位。

「名實辨說」,包括〈「辯示」與「重溫」――荀子體知觀念的一種了解〉、〈「知默」與「知言」――荀子思想中「默」的體知面向〉、〈期命辨說與合理性之尋求〉三篇。前兩篇從「體知」討論荀子講「先王之道」的脈絡,後一篇則從荀子對辨說所設立的原則、方法,說明荀子學說中的「理性主義品格」。

「古今禮法」,包括〈秩序與客觀化――荀子之禮論〉、〈「先王之道」與「法後王」――荀子思想中的歷史意識〉、〈荀子的「所止」概念――兼論儒家「價值優先」立場之證成〉三篇。分別提出荀子思想中的重要語彙,連結到某一問題意識後加以深入析論,並以此檢視荀子學說的意義與得失。

「當代新儒家的荀子詮釋」,則包括〈性之規定及其延伸的問題――徐復觀先生對荀子性論思想之詮釋〉、〈客觀化及其限制――牟宗三先生《荀學大略》解義〉兩篇。前者評論徐復觀分析荀子性論的得與缺,後者提出牟宗三「外王三書」時期思想的重要性。

本書雖為論文集成之作,各篇論述主題亦各自有別,但作者後設的研究視角,以及寄寓於荀子研究的關懷,一體貫串全書;後者亦且為本書值得讀者品察之處。(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47期 民101年7月 儒學新書提要

荀子思想理論與實踐

周德良著 臺北市 臺灣學生書局 278頁 2011年4月

本書作者周德良,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現任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漢代學術、漢代經學、荀子、韓非子。除本書外,另著有《《白虎通》讖緯思想之歷史研究》(2008)、《《白虎通》暨漢禮研究》(2007);並發表〈洪業〈白虎通引得序〉辨〉(2011)、〈荀子心偽論之詮釋與重建〉(2008)、〈天臺宗與荀子「性惡」論之比較〉(2000)等多篇論文。

本書從「政治理想」的視角探詢儒學價值,針對歷來評價荀子的主流意見提出商榷,認為前人批評的焦點在於「性惡」與「主體性」,然而凡此不足以為荀子之非,亦不能見出荀子的真正價值。本書之旨趣,即在重新梳理荀子思想理論的涵義、脈絡、以及價值。

除緒論與結論以外,全書分為三章:「偽善性惡之心偽論」、「文明進化之歷史觀」、「富國強兵之政治學」。結論後附有參考書目,分為「荀子專論」與「思想專論」兩大類。

第一章「偽善性惡之心偽論」,分為「孔孟言性」(主要談孟子)、「荀學性惡之意涵」、「性偽之分與化性起偽」、「聖人之心」、「荀學心偽論理論系統」五節。作者藉由闡釋荀子的性論,處理性惡與道德主體性兩大問題,主張荀子學說中道德價值的根源見於其「心偽論」。

第二章「文明進化之歷史觀」,分為「禮之意涵」、「禮之緣起――禮儀」、「禮之本質――禮義」、「禮之實踐――禮制」、「禮之文明價值與時代意義」五節。作者指出,「禮」字在《荀子》中的意義相當於「文明」,其中又可分為「禮儀」、「禮義」、「禮制」三種面向來談。本章指出:自人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荀學所講求的禮義法度,實具有重要的文明價值;再者,荀子「隆禮」並非只是制度層面,而是「涵攝仁、義、禮於一體」的追求。

禮制(禮義法度)一方面是心偽論的體現,另一方面又是富國強兵的方法。第三章「富國強兵之政治學」即以「禮制與政治」、「強兵之目的與方法」、「富國之目的與方法」三節歸結全書宗旨。說明注重禮制如何轉進而落實為荀子富國強兵的理想目標,並闡述強兵、富國二事在當時的重要性與意義。

本書重在闡發荀子學說的完整性,一則釐清荀學缺乏道德主體性的質疑,二則詮釋出荀子學說從理論到實踐的架構與進路。而作者雖聲明荀學於儒學史中的定位未在本書討論範圍,但荀學作為儒家之學的重要性與價值,實為本書的重要關懷。(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