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6期 民99年10月 儒學新書提要

先秦儒家「天人合德」哲學之探究

吳建明著 臺北縣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341頁 2009年3月

作者吳建明,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現執教於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主要研究先秦儒家、老莊、易經、及禪宗哲學,撰有〈先秦儒學「道德宗教」之內涵探析〉、〈孟子與《易傳》「命」論之研究〉、〈莊子道論之義理性格探究〉〈陽明良知學之探析――兼論與慧能心性論之別〉、〈藏傳佛教寧瑪巴大圓滿法與慧能頓悟禪之比較研究〉、〈柏拉圖〈費多篇〉靈魂不朽學說初探〉等多篇期刊論文。

本書以作者的博士學位論文為基礎加以修訂,全書綱舉目張,包羅周詳。作者認為,目前人們所遇到的精神困境,乃肇端於西方哲學長於形上論述,卻無實際功夫,而以人為本、以建構「生命的學問」為最重要特色的中國哲學,適足以疏通此一重大問題。對照於天人兩分或天人對立的西方哲學,注重天人關係而著重「天人合德」的中國哲學,更能透過「義理層面與實踐層面的完整結合」,在「道德實踐」中顯發出人們內在的價值。因此,作者希望藉由梳理先秦儒家「天人合德」哲學的發展過程,彰顯儒家內聖之學的意義與內涵,幫助現代人安頓自己的精神生命。

本書援引杜保瑞之說,以本體論、宇宙論、工夫論、境界論四個「基本問題範疇」作為切入討論的條理;另外,「在詮釋態度上,……期能領略伽達默爾詮釋學之精神」,「在論述進路上,……則援用牟先生『道德的形上學』的詮釋系統,來建構先秦儒家『天人合德』哲學之體系」,此為本書之研究取徑。

全書除首章〈緒論〉及末章〈結論〉外,共分四章。第二章「孔孟天人思想之演進」,分為三個重點,一是藉由《詩》、《書》等典籍,說明殷周之天人思想;再則藉《論語》,說明孔子如何「轉化周初之天命觀」,並揭櫫以仁為主體的道德哲學,開創「先秦儒家天人合德思想之發端」;繼而藉《孟子》,說明孟子如何「承繼孔子之學」,並深化儒家人性論的討論,「建立先秦儒家心性論的道德哲學體系」。第三章「《中庸》、《易傳》天人思想之探究」,則先整理文獻定位,再分別論述《中庸》之論「天」與「誠」,及《易傳》之論天道與性命,說明二書進一步發展出形上體系,初步建立了「先秦儒家『道德的形上學』」。第四章「『天人合德』工夫論之探究」,承續前兩章的討論,分別加強說明孔子、孟子、《中庸》、《易傳》四者天人合德思想之工夫內涵及理想境界。第五章「『天人合德』之演進與發展」,則梳理四者由心性論至天道論的傳承、發展脈絡,呈現儒家內聖之學的「極致意義」;另外,也進一步觸及「道德宗教」的論題,說明「『天人合德』作為道德宗教之殊勝處,呈顯儒教之成熟與圓滿」。(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5期 民99年9月 儒學新書提要

通過孔子而思

[美]郝大維(David L. Hall)、安樂哲(Roger T. Ames)著 何金俐譯 北京市 北京大學出版社 445頁 2005年8月

郝大維,美國芝加哥大學畢業、耶魯大學博士,生前執教於德州大學,並曾任美國夏威夷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美國哲學及中西比較哲學。安樂哲,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及中華民國臺灣大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博士,為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研究漢學、中西比較哲學。兩位學者不僅同被學界目為「夏威夷儒學」的代表人物,亦曾長期合作進行研究工作,除本書外,兩人合著有:《先賢的民主:杜威、孔子與中國民主之希望》(The Democracy of the Dead: Dewey, Confucius, and the Hope for Democracy in China)、《期望中國:中西哲學文化比較》(Anticipating China: Thinking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 Self, 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道不遠人:比較哲學視域中的《老子》》(Daodejing "Making This Life Significant": A Philosophical Translation);安樂哲則另著有《自我的圓成:中西互鏡下的儒學與道家》、《主術:中國古代政治藝術之硏究》等書。

本書原名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1976年由美國紐約大學出版社出版,江蘇人民出版社於1996年出版之譯本譯為《孔子哲學思微》。

本書撰作之關懷,在於溝通中西哲學研究之藩籬。作者指出:「中國式的自我文化中心論基本上植根於一種文化自足感,……而西方的自我文化中心論則建立在普遍主義信仰之上,……」基於所謂的普世原則,西方學界在面對中國哲學思想時,往往輕忽其獨特之處,進而忽視中國哲學的價值,甚或質疑其存在與否。而這種現象,正與早年奠基於普遍主義思想的翻譯工作息息相關。作者認為,許多沿用至今的翻譯,往往抹滅了中國哲學語言特有的脈絡及語境,強將中國哲學納入西方世界既有的語言系統中,如「天」譯為「Heaven」等重要概念的失落,造成「中國的文化經典只能屈尊附屬於非其自身傳統的文化意義」,因而失去了自身的定位與價值。因此,作者希望能藉由本書的討論,重建中西哲學溝通的橋樑。而此一重新翻譯的溝通工作,最終目的是要借鏡他者的思考,以中國哲學「成為豐富和改造我們自己世界的一種文化資源」,因此作者也特別提出,本書自有其根源於西方哲學的觀察視野,亦有作者所做之價值判斷。

在此思考之下,全書先有「作者言」與「幾個悖常假定」兩篇前緣性質的說明、討論,其下則藉《論語.為政》中孔子自言之人生歷程為題,分為六章。前五章皆據〈為政〉原文,設定本章之討論主題,並選擇孔子學說中相關的重要概念來作延伸討論,內容包括:第一章「十有五而志於學」,主題為孔子對思想活動的認識,討論「學」、「思」、「知」;第二章「三十而立」,主題為人與成人(becoming a person),討論「禮義」與「仁」;第三章「四十而不惑」,主題為審美秩序與理性秩序,討論「民」、「政」、「君子」;第四章「五十而知天命」,主題為宇宙論,討論「天」、「天命」、「德」、「道」、「天人」;第五章「六十而耳順」,主題為語言與溝通,討論「聖人」、「正名」、「恕」。而第六章「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則作為本書結論,討論孔子學說的式微及未來展望。末尾除參考書目外,另有附錄:〈文化對話的意義〉,為譯者於2004年訪談作者安樂哲的對話記錄。

作者雖自云為「翻譯工作」,但本書之成果及意義絕不僅於此。讀者將可透過兩位作者穿梭中、西哲學的慎密思考,看到西方哲學界與孔子(儒家)思想之對話,或許亦能藉此反思,未來儒家哲學面對西方世界及現今社會,所能開展的諸多可能。(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4期 民99年8月 儒學新書提要

儒學與當代臺灣

張文彪著 福建市 福建人民出版社 224頁 2010年1月

作者張文彪,廈門大學哲學系畢業,現任福建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所長。主要研究臺灣哲學、臺灣文化、臺灣佛教,著有《臺灣佛教研究》一書,並發表〈臺灣佛教與政治〉、〈臺灣佛教發展中的經濟因素〉、〈臺灣佛教歷史評述〉、〈社會事業發展應該進入最重要的決策思考層面〉、〈臺灣學者與臺灣研究〉等論文;另與潘叔明、黄平合著《科學發展觀的哲學思考》。

作者認為,儒學是臺灣自明清以降的文化思想主流,日後與香港新儒學交流,更形成近現代儒學中的重要流派──港臺新儒學。本書主要即循此思考,結合政治、歷史環境之變遷,討論臺灣儒學的發展脈絡,並嘗試加以評價。

全書除「導言」外,共分五章:第一章「『道東之傳』──明清時期儒學傳入臺灣」,討論以東林和浙東學派為主的明末鄭成功時期,以及以朱子學為主的清代兩個時期,作者認為臺灣儒學此時仍屬於閩學之一支,但有其因地域文化所形成之特色,儒學亦在此時逐漸深入民間,成為社會價值之核心;第二章「日本殖民統治時期作為臺灣反殖民意識和面向新文化的哲學」,乃討論日據時期的發展,作者指出當時臺灣儒學由朱子學轉向經世之學,潛伏至庶民生活中的儒學,一方面對抗殖民者的文化侵略,一方面也在新文化運動的思潮中,力抗西化的批判;第三、第四兩章所討論的時期大抵相同,第三章「三民主義哲學與傳統儒家思想」,作者指出,民國政府遷臺後,臺灣儒學經過了一段平穩的發展時期,為了穩定社會意識形態,主政者大加推崇儒學,且將儒學與三民主義結合,成為社會思想的兩大支柱,也是在此一時期,臺灣儒學展現出相當豐厚的學術研究成果,作者亦對此提出深入的觀察,並加以稱揚或批判;而第四章「面對現代社會轉型的臺灣新儒學」,則專注於討論臺灣的新儒家學者,作者分為二十世紀五十至七零年代末,以及八零年代至今兩個時期,詳論新儒家的界定、發展(包括重要刊物)及重要學者(包括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方東美等第二代,及當前活躍的第三代新儒家學者),並討論自由主義者與新儒家學者的分歧;第五章「臺灣儒學的發展前景:詮釋、改造和轉化」,作者根據目前的研究動態,討論臺灣儒學未來可能的發展情況。

本書歸入福建省海峽文化研究中心所出版之「海峽文化研究叢書」中,而該叢書以促進「海峽兩岸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的和諧發展」為宗旨,故本書行文之間,自不免有與叢書宗旨呼應之處。但作者研索頗深,爬梳臺灣儒學之發展脈絡,條理貫串,論述詳密,亦往往有出自他者眼光的獨特觀察,是為本書真正價值之所在。(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