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31期 民100年3月 儒學新書提要

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

黃俊傑著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95頁 2009年11月

作者黃俊傑,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博士、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現任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臺灣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及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作者之研究領域包括:東亞儒學、史學史與方法論、戰後臺灣史、大學通識教育;相關著述甚豐,近五年之專書著作有:”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usn Contexts”、《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辨證》、《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轉型期中的大學通識教育:理念、現況與展望》、《歷史思維、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徐復觀為當代新儒家大儒之一,研究者甚多,本書之特殊處在於擴大時空環境的視野,以「東亞知識界」作為觀察徐復觀思想的大背景,藉此探討徐復觀畢生對於「中國文化往何處去」的思索與關懷。全書共分七章:

第一章「引論」,對於全書作一簡要的提示。

第二章「思想家徐復觀:思想史方法論及其實踐」中,作者分析徐復觀對於中國思想史的論學方法。本章第三節以傅斯年作為對照,指出徐復觀的特色在於「在具體而特殊的整體歷史背景中來思考思想史上的觀念的意義」,是為一種「整體論」的研究方法;第四節則與馮友蘭、胡適、及錢穆對比,指出徐復觀相當重視「比較的觀點」,因而更為強調中國思想的「特殊性」,但其觀察又與其他當代新儒家學者異趣。

第三至第五章,分別探討徐復觀對於中國文化、西方近代文化、與日本文化的觀察。在第三章「傳統中國文化的回顧與展望:徐復觀對中國文化的解釋及其自我定位」中,作者梳理徐復觀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解釋,並闡發徐復觀與「中國文化」在解釋過程中的互動。作者討論了徐復觀「專制政體」、「經世儒學」、「農村社會」三者合構的中國文化圖像,並對比於同屬新儒家之錢穆、唐君毅及牟宗三。再次討論徐復觀對於中國文化與民主政治的梳理,並對比於論敵胡適。復次則分析徐復觀「人民的」、「實踐的」、「農本的」的文化理想與自我定位,並對比於出發點相近、卻走向相反論述的澀澤榮一,又以戰後臺灣發展之史料,對徐說作出檢討。

第四章「中國文化創新的參照系統(Ⅰ):徐復觀對西方近代文化的評論」,作者指出徐復觀批評西方「以機器的支配取代了人的支配」,「反理性主義」且「缺乏人類愛」。並分析徐復觀以「延續」看待文化傳統,因而對於兩種西化論:福澤諭吉之溫和西化及胡適之激進西化的批評;又重視具體社經脈絡,因而其他新儒家學者之論述亦有所不同。

第五章「中國文化創新的參照系統(Ⅱ):徐復觀對日本政治社會與文化的評論」,作者爬梳徐復觀對於日本政治、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觀察,一方面分析徐復觀評論背後所具有的中國文化視野,另方面也對比於當時的新聞媒體,指出徐復觀日本評論的特殊性。

第六章「古典儒學與中國文化的創新:徐復觀的新詮釋」,則討論徐復觀論述中國文化之創發。作者首先指出徐復觀以「憂患意識」為主軸,重新解釋儒家思想之孝、仁與禮,呈顯出轉化儒學的努力;復將徐復觀與唐君毅作比較;再以「作為政治學的詮釋學」,標舉出徐復觀與儒家思想之間「互為創造性」的詮釋特色,並論述其貢獻與侷限。

第七章「結論」,總結全書,並以文化交流的角度(包括自我與他者、文化的特殊性與普遍性),綜述本書之研究成果。文末並附錄「徐復觀著作所見的日本人名及其評論表」及「徐復觀著作所見日本論著及其評論表」。

本書將研究對象置於更廣大的文化空間中考察,不僅使得研究的歷史脈絡較為宏觀,也使讀者能夠藉此進一步思索儒學在未來全球化時代中,如何轉化、發展,並與各種不同的價值思想對話。此外,本書各篇本為單獨成文,寫作時間歷經十餘年(見〈自序〉),雖經改定統整,仍可於其中看到作者對於東亞儒學、史學方法、乃至戰後臺灣史等各領域的探索,亦是本書豐富之處。(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9期 民100年1月 儒學新書提要

東亞論語學:中國篇

黃俊傑編 臺北市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615頁 2009年9月

本書為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之「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在民國九十六、九十七年舉辦的「東亞論語學」研討會會議論文之選錄集結。這兩場會議中,以中國《論語》學為主題之論著,皆收入本書,由計劃總主持人黃俊傑主編;至於以日本、韓國《論語》學為主題者,則另編入張崑將主編之《東亞論語學:韓日篇》。

「東亞經典與文明」計劃之研究目標為:「以東亞為研究之視野,以經典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為研究之脈絡,既宏觀東西文化交流,又聚焦東亞各地文化之互動,並在上述脈絡中探討經典與價值理念之變遷及其展望。」該計劃自民國九十五年開始執行至今,前身為民國九十一年設立之「東亞文明研究中心」研究計劃,易言之前後已進行近十年,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而據編者所言,《東亞論語學》兩卷之討論,可以「使《論語》這部經典作為東亞儒學的公分母的樞紐地位為之彰顯無疑」,則本書所論於「東亞儒學」領域之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依編者,本書所收錄之十七篇論文,可分為三類主題:

其一,《論語》與孔子的歷史形象。本類有楊儒賓〈孔顏樂處與曾點情趣〉、陳昭瑛〈仁與樂:《論語》中的樂論與當代東亞學者的詮釋〉、潘朝陽〈當代新儒家的孔子詮釋:系統對照的探索〉、曾德明與林純瑜〈西藏文化中的孔子形象〉、徐興無〈作為匹夫的玄聖素王:讖緯文獻中的孔子形象與思想〉、陳立勝〈《論語》中的勇:歷史建構與現代啟示〉,共六篇。楊文指出宋代以後,孔子弟子顏回與曾點在《論語》詮釋中形成一種新的人格典範,藉此討論理學家詮釋策略與價值關懷;潘文以馮友蘭、任繼愈之說作對比,分析當代新儒家重要學者(文及徐復觀、牟宗三、唐君毅、勞思光、錢穆)對於孔子的詮釋,並指出其「正面詮釋」之意義與價值;曾、林二氏文依「早期文獻」、「苯教傳承」、「佛教傳承」三大文獻系統,討論西藏文化中對於孔子形象的吸納與轉化;徐文則考察漢代讖緯文獻中的儒學思想成分,並指出讖緯文獻中的孔子詮釋整合了當時的文化思想,是時人的共同信仰,對於日後的民間文化亦持續產生影響;陳立勝之文,討論孔子、孟、荀、宋明儒者、民國學者(梁啟超、胡適)對於勇德的論述,分析各時代不同的詮釋進路;陳昭瑛之文,則從「時、空」與「美學」兩方面討論「仁」與「樂」的關係,並從表現與模倣的角度對比中、日學者(李澤厚、今道有信、江文也)的論述。

其二,中國《論語》詮釋學。本類有葉國良〈《論語》中的「曲禮」論述及其影響〉、江宜樺〈《論語》的政治概念及其特色〉、Bernhard Führer(傅熊)”Exegetical Strategies and Commentarial Features of Huang Kan’s Lunyu jijie yishu:A Preliminary Overview”、 John Makeham ” Han Yu and Li Ao’s Lunyu Biji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alects”、 James Peterman ” Just the Details: A Wittgensteinian Defense of Lunyu Early Commentarial Practice”、 林維杰〈程伊川談《論語》的理解原則〉、張麗珠〈宋儒與清儒對「內聖/外王」各有側重的解經進路:以朱熹《論語集註》和劉寶楠《論語正義》為觀察線索〉、劉又銘〈明清自然氣本論者的《論語》詮釋〉共八篇。葉文指出《論語》中有「曲禮」類之記述――主要在〈鄉黨〉,其他各篇亦散見――,因而主張打破圖書分類的限制,從《論語》入手討論「曲禮」的原委;江文從政治學的角度,分析《論語》中關於「理想政治秩序」、「統治正當性」、「從政者德行」的論述,呈現《論語》的政治概念;Führer之文,分析皇侃《論語義疏》的註解方式與詮釋特色,指出《論語義疏》在《論語》詮釋學中的重要性;Makeham之文,討論韓愈、李翱之《論語筆解》,不僅分析《筆解》對於孔注的批駁之處,也指出其書對於宋儒詮釋的影響;Peterman之文,則根據維根斯坦的語義學,藉《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之朱注,指出朱熹《論語》詮釋的三大形上學邏輯問題,並推舉早期詮釋之價值;林文亦以西方詮釋學切入,指出程、朱之《論語》詮釋屬於「自主的詮釋學」(詮釋學的自律系統),並進一步論述朱注的五項解經原則;張文藉由朱注與劉注中對於學、禮、仁、義利之辨的闡釋,對比宋儒與清儒的不同進路;劉文則討論羅欽順、王廷相、吳廷翰、顧炎武、戴震等人的《論語》詮釋,並指出此為焦循、劉寶楠之前導。

其三,論語與宗教。本類有龔雋〈晚明佛學與儒典解經:以智旭的《四書蕅益解》為中心〉、鍾雲鶯〈民間教派人士對《論語.學而》首章的解讀:以王守庭、江希張、孟穎為例〉、張崑將〈正統與異端:李炳南與南懷瑾的《論語》詮釋比較〉三篇。龔文討論晚明佛教學者蕅益智旭貫通佛、儒的注解,並指出蕅益引心學傳統為說,有效還擊了朱學對佛學的貶抑;鍾文以三位分屬先天道、萬國道德會、一貫道之學者對於「學而時習」章的解讀,討論《論語》在宗教詮釋中的轉化;張文則對比兩位深具影響力之民間學者的解說,討論其詮解風格、影響,指向當代經典之宗教化與大眾化的詮釋路徑。

綜合論之,本書消解了《論語》的權威性,正視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思考的《論語》詮釋,呈現出《論語》多元而豐富的面貌。除了觸及許多過去較少碰觸的論題,也可以帶給讀者新的視野及更多啟發。(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臺北教育大學 儒學中心電子報 第27期 民99年11月 儒學新書提要

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中國觀點

林維杰、邱黃海主編 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425頁 2010年6月

  本書為中研院文哲所「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主題研究計畫之成果輯錄。該計畫執行期間為2003年2月至2006年1月,共舉辦三場小型研討會及一場國際學術研討會。其中三場小型研討會中所發表之論文,已分別根據計畫設定之「理論」、「展望」、「個案」三個主題出版(「個案篇」可參考本電子報第12期〔2009年8月〕「儒學新書提要」中的介紹);至於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所發表之論文,則再輯成「比較觀點」與「中國觀點」兩書。本書所收錄的,即該場國際研討會中所發表的十篇論文。

  本書編者在「導言」中,將書中所收錄的十篇論文分為四組。第一組三篇,均與「孟子思想之詮釋」有關,包括:李瑞全〈評各家對《孟子.告子上》第四章之釋義――兼論儒家經典之詮釋意義〉、吳冠宏〈陽明對《孟子.盡心篇》首章之詮釋再探――從當代對陽明此解之意見談起〉、楊祖漢〈羅近溪的道德形上學及對孟子思想的詮釋〉。李瑞全之文,乃從牟宗三體證式的詮釋進路出發,與當代學者(信廣來、劉少生)持倫理學內在論觀點的詮釋做對話。吳冠宏之文,檢討唐君毅、牟宗三、楊祖漢三家對於王陽明之孟子詮釋的評判,並從陽明學說內部分析王陽明之詮釋的用意所在。楊祖漢之文,則以牟宗三哲學之基本觀念詮釋羅近溪,除了彰顯當代新儒家之說與宋明理學相契,亦指出羅近溪對於牟宗三思想形成的啟發。

  第二組兩篇,皆涉及「經學與義理學的關係」,包括王中江〈「身心合一」之「仁」與儒家德性倫理――郭店竹簡「身心」字及儒家仁愛的形成〉(案:第三組引號內字為上「身」下「心」)、呂妙芬〈晚明到清初《孝經》詮釋的變化〉。王中江之文,從「從身從心」之會意字「身心」,闡釋「仁」字的意涵,進而推衍儒家「仁愛」思想的內蘊,並指出「自我身心」在仁愛思想中的關鍵意義。呂妙芬之文,則分析晚明到清初之間《孝經》詮釋觀點的變化,藉此勾勒出這段時期朱子學與陽明學的勢力消長。

  第三組兩篇,都是關於「朱熹的經典詮釋」,包括彭國翔〈身心修煉:朱子經典詮釋的宗教學意涵〉、林維杰〈朱熹哲學中的意義與真理問題〉。彭國翔之文,先檢討西方的詮釋學方法,不能完全對應朱熹的經典詮釋,進而提出朱熹經典詮釋中,關於「身心修煉」之部分的宗教意涵。林維杰之文,則相對地以詮釋學角度切入,分析「文本意義」、「聖人意向」與「經書真理」三者在朱熹著作中的關係;又,本文為作者〈知行與經權――朱熹哲學的詮釋學模式分析〉一文的後續研究。

  第四組三篇,則都觸及「中國儒家主流傳統的核心觀念在現代的回響」這一主題,包括梅約翰(John Makeham)〈道統問題的反響〉、楊貞德〈中體西用――晚清朝中禮法爭議及其意涵〉、吳有能〈當代港臺新儒家對古典儒學命觀的詮釋〉。梅約翰之文,著眼於余英時〈錢穆與新儒家〉一文發表後,包括余英時、楊祖漢、羅義俊、李明輝、鄭家棟等人對於新儒家學者道統觀的論爭,並分析各家的說法與思想。楊貞德之文,指出晚清禮教派在禮法之爭中提出「中體西用」的調解,卻在時空條件的作用下,反而使得新引進的「法」獲得更權威的地位;而禮、法勢力消長之間,也反映出近代中國政治論述的重要變化。吳有能之文,聚焦於新儒學第二期的三位代表:徐復觀、牟宗三、唐君毅;作者分析三家詮釋古典儒學重要議題――「命」――的異同,並藉此引出新儒家思想的詮釋特色。

  本書所收錄的諸篇論文,雖然往往針對不同議題而發,但是精神皆牽繫著本書主旨――理解、詮釋、儒家傳統――,因此各篇的思索,頗有不少可以相通、相發明之處。本書因而不僅只是一本供人擇取所需的「論文集」,讀者通覽之際,應該也能得到一些文字以外的啟發。(吳曉昀)

 

longskyfreedom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